海昏侯墓与马王堆汉墓,比之如何?
我认为整体来看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不如马王堆汉墓。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大量的金器,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等,总重达 115 公斤,大概是目前所有西汉墓葬出土金器的总和。并且刘贺墓还发现了一座钱山,出土的五铢钱有10多吨。
海昏侯刘贺的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更好,结构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
刘贺墓内各种工艺精美的错金银、鎏金银的车马器,形制特殊的“青铜火锅”,可能用来蒸馏酒的“青铜蒸馏器”,用来加热酱料的“铜染炉”等等,算得上是西汉时最 *** 的工艺水平了。
刘贺墓出土玉器500多件,玉璧、玉环、韘形佩、剑饰、印章等,玉质温润光滑,雕刻工艺精湛,是少见的玉器佳品。
墓中出土的矩形“穿衣镜”考古价值是极高的,镜盖上有“衣镜赋”,有彩绘图案,反面除了孔子形象,还有曾子、子张。边框处还有东王公、西王母的形象等等。
此外,刘贺墓也出土了不少竹简,约有5000多枚。有《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论语》中发现的《知道篇》可能是在汉魏时就已失传的《论语·齐论篇》。
加上刘贺墓出土的数以万计精美的陪葬品,刘贺墓引起的反响也是巨大的。
马王堆汉墓保存也是比较完整的,但马王堆汉墓中金器、青铜器、玉器出土量极少,根本无法与海昏侯刘贺墓相提并论。
不过,马王堆汉墓1号墓(辛追夫人墓)、3号墓(辛追夫人的儿子之墓)均有简牍出土,种类也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辛追夫人墓中的“遣策”,是研究西汉时社会生活的之一手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马王堆汉墓中辛追夫人的尸身,历经两千年不腐,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极其珍贵。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T形帛画,地形图,驻军图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出土物。
因此,尽管刘贺墓的随葬品规格已经远远超越了列侯一级别,甚至比肩西汉诸侯王的级别。然而,要评价其考古价值,并不能单纯的以墓中陪葬品的数量、丰富程度来论。还得考虑这些物品的稀缺度、研究价值等。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海昏侯墓只能算作中上等。放眼全国的考古新旧发现,海昏侯刘贺墓就更算不上什么了。只是,就最近几年而言,刘贺墓对的考古发掘确实还是比较振奋人心的。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通俗一点讲,海昏侯墓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所能见到的,在古代陵墓考古中的更大发现。如果不出意外,直到我们死,也不太可能再见到这样级别的古代陵墓被科学发掘了。
《兰亭序》还在不在?秦始皇地宫到底啥样?可以猜,但我们这一辈子别想知道答案。原因就是我朝新立时,历史学者们脑门子发热,奏请官方批准挖了万历皇帝的坟,固然所获颇丰,但当时技术落后,许多文物拿出来无法妥善保存,重要的是,北京一挖全国都蠢蠢欲动,看到这个苗头,国家只好宣布原则上不再发掘帝陵,更低级别的陵墓也以抢救性发掘为主。因此建国以来重大的考古发现里,挖的墓也顶多是到王侯这一级。
而海昏侯是谁?尽管内棺发掘的结果要在春节后才公布,但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是当过27天皇帝的汉废帝刘贺,这座墓在很多地方也是按照皇帝的规制埋葬的,基本上等于说江西开了全国之先,挖了一座汉代帝陵!这样的好事在今后几十年内基本上都不会再有了。
最幸运的是,不仅挖王陵挖成了帝陵,这座帝陵还从来没有被盗过!都说十墓九空,真是买彩票也不会有这样的好运了。我国历代厚葬,只要是没有被盗过的贵族以上级别墓葬,挖出来都是惊世发现。曾侯乙墓震惊中外,但这位墓主活着的时候不过是个小国之君;马王堆也震惊中外,墓主人才是个湖南省厅级干部……的老婆。所以可想而知,这么高规格还保存完整的墓葬要怎样震惊业界。这对干考古的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事,有的人大概真的一辈子就吃这座墓,等着出成果,全国的同行对他们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吧,哈哈。
顺路吐槽一下社会媒体,每次一到考古工地,就盯着挖出多少宝贝,不是金子就是玉石铜器,哦还说找到了疑似的火锅,证明海昏侯是个吃货……这都什么玩意儿啊。我国这国学的教育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点起色。
官方强调,这次考古弄清了西汉列侯墓园的基本形制,这算是个成果,但其实不能吃不能用的,谁会关心2000年前的统治阶级怎么设计和建坟的啊?这座墓更大的发现其实是出土的数千枚(一说上万枚)竹简和数百片木牍,其中有《论语》等古代文献的写本,这可能才是这座墓影响最深远的一大发现。想想马王堆!马王堆最有价值的不是碰巧腐烂不掉的古尸,而是数万字的古代经典!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力不可违抗。一个日日相见,相处聊天的人,凭空就从世界上消失,相信这是他身边亲戚朋友都无法接受的。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它们永远都活在最亲近人的心里。祭奠先人的方式有很多,特别是在人刚去世时,往往都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不让其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大国,在红白喜事上有很多习俗。农村又是较为封建迷信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讲究更多。参加白事时,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说不好就会有“晦气”。那么去农村参加白事时,什么事应该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一、抬棺材时不能说重农村人去世后,下葬方式一般为土葬。从家中把棺材抬至土葬的地方。棺材是很重的,需要很多人来抬,而逝者的亲人在下葬的路上基本上是负责哭丧的,所以抬棺材的往往都是同村的其他人。棺材很重,路途又远,所以难免有人会说“很重”“很累”“走的太慢”的话,发些牢 *** 。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说这些话会让棺材变得越来越重,大家也会走的越来越慢,反而加重了负担。所以,如果去抬棺材的话,一定不要有抱怨,这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二、入土回来的路上不能哭虽然亲人去世,是非常令人难过的,难免会让人忍不住哭泣。哭丧是白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场丧事办下来,有很多时候都需要哭丧。但是该哭的时候哭,不该哭的时候一定不能哭。例如,在逝者入土之后,亲朋好友在回来的路上是不能哭的。哭丧是让逝者知道亲友对他的挂念,当然还有其他迷信的说法。但是老话讲“入土为安”,既然已经下葬,那就应该让逝者安静的离开。另外,在回来的路上也不能回头,否则逝者的灵魂会难以安息,会跟着亲朋一起回家,得不到超生。所以,为了让逝者安息,切记在逝者入土后回家的路上,一定不能哭,也不可以回头看,让逝者安心的离开。三、这些人更好不去参加白事因为白事是在祭奠逝者,虽然都是亲朋好友,但农村很多人还是觉得白事有些“晦气”。像小孩,因为其生理结构发育不完全,而且体制本身较弱,村里老话讲,怕小孩子看到什么不好的东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除非有特殊原因,小孩子就不要去参加白事了。孕妇更好也不要参加白事,怕煞气伤害到腹中的胎儿。正在升官的人同样也是,不要让白事冲撞了喜气。肯定会有人说,仅仅是去送逝者最后一程,哪有这么多讲究。虽然大家知道这是迷信,但是入乡随俗,为了避免伤了邻里和气,大家还是尽量遵循农村的规矩。以上风俗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并做到,参加白事时,一定要以逝者为大。不可嬉笑,也不可穿着过度艳丽,一言一行都要足够尊重逝者。由于近期盗墓小说影视流行和低俗鉴宝节目走红,很多人对考古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考古就是寻宝,“考古就是合法盗墓”。
这当然是很大错误。从某种意义说,把考古视为“寻宝”也不算大错,但考古人的“宝”跟普通人眼中完全不是一回事。一般人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才能算宝,比如海昏侯墓金碧辉煌的大量酎金,曾侯乙墓厚重大气的编钟。
这些文物当然也有很高价值,但考古人最看重的却不是它们。
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最希望找到的是文字记录。比如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上千枚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
曾侯乙墓、马王堆汉墓、海昏侯墓都遭到了一定盗掘 *** (所以才进行抢救性发掘),相对而言保存最完好,出土竹简多达五千多片的海昏侯墓当然价值更高。
金器不过吸引外行眼球,文字资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农村现在还有很多随处可见的“坟墓”,十几年前,老人去世后都是土葬的,但是现如今不允许的,如果是外地户口的话,还更麻烦一些。
前年,爷爷去世。我爷爷当时在福建呆过一段时间,所以户口也从农村签去了那边的社区。后来退休了,就回来了老家。
我爷爷因为身体的原因,所以去世了,但是当时村里却不允许我们在本地下葬。
在农村老人去世下葬有两种 *** ,一种是在公墓里,一种是在自家的山上。
公墓里下葬是有要求
之一你需要花钱
按照一个位置的价格来算,而规格是他们早就建造好的。在下葬的当天家人十分的多,农村下葬一般所有的亲戚都会来,而公墓位置有限,想要摆放一些风俗上的物品,也不行。
老家老人去世下葬要求很多,习俗也很多,像生前穿过的衣物全部都要烧毁,还有要借之一口水之类的。
第二种下葬的 ***
这个 *** 有很多地方已经不允许了,在农村祖祖辈辈的山和田十分的多,去世的老人可以在自家的山上选择一块地方,然后下葬。
这自家的东西就不需要花什么钱了,然后墓碑的大小,也是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我的爷爷因为那时候户口已经签去外地了,所以下葬地点只能够选择公募。
爷爷去世后的不久,隔壁的老爷子也去世了,当时也是选择公墓下葬的。所以足以证明,如今土葬已经不允许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