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子小又又,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鉴于读者反馈,所以我又在后面作了相应补充。)
首先,从专业的角度而言,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今天大家都是“坟墓、坟墓”连着说的,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坟”和“墓”混为一谈了,而很少会有人(除了专业人士)像题主一般问出“坟”与“墓”的区别这种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坟”与“墓”的区别这个问题吧。
之一,“坟”之意义。“坟”是“墳”的简化字。许慎《说文解字·土部》:“墳,墓也。从土,贲(ben)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浑言之也。析言之则墓为平处,墳为高处。”
即,统言之,“墳”指的是墓,但细分之,则是平地为“墓”,高地为“墳”。
《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墳。”即是说古代人死后墓上不建封土。郑玄注:“土之高者曰墳。”还是说的“高地为墳”之意。
由此可见,“坟(墳)”最早的含义应该是堤岸、高地。如以下例子:
《尔雅·释丘》:“墳,大防。”郭璞注:“謂堤。”
《方言》卷一:“墳,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大者谓之墳。”
《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毛亨传:“墳,大防也。”
《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王夫之解释说:“墳,堤岸也。”
由“坟(墳)”的这一本义所引申出来的还有一个动词义,“坟(墳)”用作动词的意思是“地面隆起”。如:
《国语·晋语二》:“公祭之地,地坟。”
第二,“墓”之意义。而“墓”在春秋之前则是指没有土堆的葬所,“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据《方言》卷十三“‘墓’谓之‘墲’”。“墲”字的含义是无土,也就是无封土。
这就说明最初“墓”是指没有土堆的葬所。
第三,“坟”“墓”连用之意义。而“坟(墳)”和“墓”连用的情况大致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不过连用之后的“坟”用做动词,而“墓”依旧是指无封土的葬所。
“坟(墳)墓”连用的本义是“使墓上之土隆起”。
《管子·禁藏第五十三》:“游虞足以发欢欣,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坟(墳)墓足以道记”。
这句话中“坟(墳)墓足以道记”,意思就是将墓上隆起土堆用以做标记。
因此这个时期“墓”的含义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坟(墳)墓连用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称谓,意思是墓上有土堆的葬所。
第四,丧葬文化。中国的丧葬文化是非常丰富而讲究的,而墓葬作为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孔子在试图恢复周礼的过程中为此作了不少的宣传。孔子认为:
1.丧葬礼是表达哀戚情感的出口。儒家素来强调丧葬礼的精神是以至诚至敬的态度对待亡者以宣泄内心之哀。人能“丧尽其礼”,方能“尽其哀”。孔子主张丧葬礼以哀为本。《论语·子张》:“丧思哀。”即遇丧要表现出悲哀的清感,体现的就是丧葬的精神实质“哀”。《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参加丧葬,摒弃娱乐,以示哀悼,他在丧葬礼中的行为姿态也体现了丧礼致哀的原则和要求。
2.儒家重视“人”,而丧葬礼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论语·先进》:“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反映了孔子重视现实人生的思想,也确立了儒家“重生”的基本人生态度。孔子的“重生”要求看重、关爱人的生命。《论语·乡》:“厩焚。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种描述真切地反映了孔子的人文关切,反映了他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内在价值的重视。
3.儒家重视孝道,重视父母的丧葬礼是尽孝道的表现。孔子将丧祭礼作为推进孝道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解释什么是“孝”时,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为死去的父母举行葬礼和祭礼是行孝的重要表现。
4.丧葬礼可以教民化民,促进社会和谐。在儒家看来,丧祭礼有教化民众的作用。通过贯彻丧葬礼仪,为百姓建立起一整套行为规范,近则与“孝梯”相连,远则与“治乱”相关。一方而礼可作为教化人的手段,故而丧葬礼就具有了社会治理的功能。《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丧葬礼体现的等级秩序有利于恢复周礼,维护统治者统治。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认为如果人人守礼,各安其分,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有序。丧葬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孔子借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意在说明当权者应当重视丧葬祭祀,方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最后,再总结一下吧,“坟”也即是“墳”,指的是“高地、堤岸”;作动词指“地面隆起”。而“墓”指的是“没有土堆的葬所”。
春秋时期出现了“坟墓”连用的情况,不过其意思与今天不同,“坟”作动词,“墓”的含义不变。
而到了今天,人们早已将“坟”“墓”混用了,以为“坟”等同于“墓”,将二者混为一谈。
一、秦始皇墓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时间在1974年3月份,被称为世界十大古墓之一,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这仅仅是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也就是说,这支闻名于世的装备齐全、威武雄壮的兵马俑队伍,只是守护黄泉之下的秦始皇的。陪葬坑已经是这般声名赫赫了,秦始皇墓究竟该有多么雄伟震撼啊!话至此,肯定要有人问了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呢?
传言有种说法,因为秦始皇地宫里有很多水银!而大家都知道水银是剧毒之物,人是不能接触大量水银的,是会中毒身亡。而且秦始皇陵墓的防守是十分厉害的。1974年秦始皇陵被发现之后,专家们也想过挖掘秦始皇陵,而且还进行了挖掘实验。但是此前挖掘陵墓的时候,墓葬中的文物一接触空气就立刻化作了灰尘...
二、成吉思汗墓
要说中国最危险的十大古墓还未发现的古墓的就是这成吉思汗墓了,要说如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内所谓的成吉思汗陵也只不过是后人为其建造的“衣冠冢”而已!就连成吉思汗陵的具 *** 置是在内蒙古还是在“ *** 古”大家都不知道,这其实也有赖于成吉思汗的遗愿,传说中成吉思汗墓有诅咒的,成吉思汗陵墓很强大,任何人进入都会死亡。
传言,成吉思汗临死之前曾经嘱咐过随从,他死后不要明着发丧,要遵守祖上留下来的风俗秘密下葬,而他们当时的风俗就是贵族埋葬的地方不能够起坟头,也就是说有坟的地方是平的,之后人们还要牵过几匹马来将下葬的地方踏平,让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里埋过人,人们找不到陵墓,自然也 *** 不了陵墓...
三、武则天墓
武则天墓是中国最难挖的古墓, *** 炸掉半座山找不到乾陵入口。要知道武则天是我国有史以来之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伴随着无数的秘密。武则天并没有专门的帝王陵寝,她死后打开了已经关闭了22年的李治的陵寝,与其合葬一处关于乾陵地宫。而关于武则天墓也是有许多未解之谜的...
武则天与其夫君李治的陵墓既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也被现代的 *** 、大炮轰过。光是史上曝光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甚至有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盗陵,把乾陵所在的梁山都挖走了一半也没能将陵墓找到...
四、西周王陵
西周的墓葬制度基本上承袭商朝,而族葬制便是西周诸侯国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传说中西周王陵十分神秘,其方位所在至今还是考古界争论不休的一大论点。据《周易》和《汉书》中对周朝王陵的记载也有一大特点:“不封不树”!这不封不树便是墓地不建封土堆,而是平地!而且墓地周围是不植树的!这与之后的殡葬必须有坟头,有植被等等言论都是是相悖的,这也是千百年来,周朝帝陵一直毫无发现的原因之一了!后来的成吉思汗墓和元朝帝陵都是有此说法...
五、马王堆汉墓
提到马王堆汉墓女尸在中国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具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的千年不腐的尸身。这座墓葬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出土的这具令世人震惊的完整女尸而且还是湿尸。她栩栩如生,皮肤丝毫没有收到时间的侵袭,相比她同时代的刘邦、项羽、虞姬等赫赫有名的名人,却只有她有幸留下与我们见面...
六、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是在中国古墓最多的地方邙山。要知道“生在苏杭死葬北邙”这句谚语可不是瞎讲的!北邙是咱们历朝历代葬地传说中的风水宝地,中国历史上有6个朝代,24位皇帝长眠于此。不仅如此历朝历代达官贵人也都以能在此安葬为荣!据说邙山陵墓群的古墓有数十万之多,号称“无卧牛之地”,古墓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简直可以堪称中国之最了...
七、曹 *** 墓
曹 *** 墓十分简陋,而且墓中只有一男两女三具遗体,其中男性遗体被确认为是曹 *** 。虽然其陵墓的陪葬和富丽堂皇的秦始皇陵没发比,但也是存在于世上千年的古墓,古墓中除存在少量陪葬品外,据说还存在一具恐怖的千年干尸,曹 *** 当年为从根源上防止其墓穴被盗,墓葬内几乎没有陪葬品,认为墓穴没有值钱的东西就不会有盗墓贼来,谁知曹 *** 这一举动被后世传成72疑冢,说只有真的那一座里面有金银珠宝!
八、秦公大墓
秦公大墓在中国里面最危险的十大古墓中的名气不算不大,但是这个大墓却创下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最!这是从古至今中国发掘的更大墓葬,自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秦公大墓有殉葬186人之多!),秦公大墓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更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也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还有大墓内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九、明永陵
据传,中国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很有可能陪葬在明永陵中,让这座古墓成为了最危险最神秘的古墓。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十、清东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更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这句话,虽然是民间的俗语,但哲理性非常强,首先说搬家,叫立家业需要很多的经济基础,穷字就代表经济基础不好,就没有搬家的能力,很多穷字所困的家都想改变家境,由于无钱只有不搬,以静制动,等待时机。富了的家不迁祖坟,是民间对祖坟的埋葬有很多的讲究,如某家发了,说祖冒烟了,民间认为发家与祖坟的葬地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造成越富有的家对祖坟的稳定是关键,绝对不会迁祖坟,民间的传统没有人去违之,这也是中华千年文化的一个小缩影,还有更深奥的神奇之事。
大明王朝,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开创基业、称帝建国始,至思宗(怀宗、毅宗)朱由检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煤山自缢止,一共是十七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十六帝(太祖、惠宗、成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英宗重祚、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为什么大明有十七朝、却只有十六位皇帝呢?上面已经写明了:英宗是重祚,两次当皇帝,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所以,就造成了十七朝、十六帝这样的情况。
在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六年里(不含南明),大明一共有六处皇帝陵寝,分别为:
一、明皇陵
在太祖登基建国之前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还只是“吴王”的太祖就开始在自己的家乡濠州(安徽凤阳)城南为去世二十多年的父母及兄嫂、侄子等亲人修建陵寝。至太祖登基后的洪武二年(1369年),陵寝地宫大体完工,太祖之父仁祖淳皇帝、母淳皇后、兄长南昌王、盱眙王、临淮王并王妃等都被葬入其中。太祖最初赐陵名为“英陵”,后来改为更直接的“皇陵”。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地面建筑全部竣工,太祖曾三次前往谒陵,并命皇太子及诸王多次前往凤阳祀陵,祭拜先祖。“明皇陵”也是大明之一座‘皇帝陵寝’。
二、明祖陵
太祖在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大明后,追封四代祖先为皇帝,除了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并安葬于濠州皇陵外,太祖还追尊自己的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不大明当时刚刚立国,百废待兴,所以德祖、懿祖、熙祖的陵寝暂时没有动工。
洪武十九年(1386年),国家已经安定,社会经济也大体恢复,安葬仁祖的皇陵也建造好了,于是太祖开始为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修建陵寝。经过一番寻找,太祖在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中都凤阳府泗州盱眙县(江苏盱眙)开建“明祖陵”,作为高祖、曾祖、祖父的陵寝(衣冠冢)。经过三十多年的续建,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朱棣为祖陵修造了棂星门及围墙,大明第二座皇帝陵寝“明祖陵”最终落成。
三、明孝陵
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已经五十四岁,年过半百,需要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了。于是,他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选址,为自己及皇后修造百年后的陵寝。李新经过多方寻找后,确定了京师(南京)东面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一块风水宝地,奏报太祖钦定后,便开建陵寝。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马皇后去世,此时帝陵地宫已经完工,于是马皇后被先期葬入帝陵内,不闭宫门,以待太祖将来百年后合葬。因为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皇后”(当时太祖尚未驾崩,所以马皇后的“孝慈高皇后”谥号当时还没有祔 帝谥“高”),而太祖也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这座帝后合葬陵寝就被赐名为“孝陵”,这是大明第三座皇帝陵寝。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朱棣给父亲的陵寝建立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标志着孝陵地面建筑全部建成(后世之所以称明太祖陵寝为“明孝陵”,是因为在清朝时,清世祖的陵寝也叫“孝陵”,为了加以区别,所以明太祖的陵寝被加了个“明”字,称为“明孝陵”)。
四、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这十三位皇帝陵寝群的合称,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占地面积大约一百多平方公里。
当初“靖难之役”获胜后,从侄子建文帝手里夺取了皇位的明成祖(太宗)朱棣因为自己起家的大本营在顺天府(北京),统治的基础也在北方,而北方的防务关系着大明的存亡,于是成祖有意迁都顺天。所以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徐皇后(仁孝皇后)去世后,成祖并未效法父皇在京师(南京)为自己和皇后选择陵寝 *** ,而是按照江西术士廖均卿的建议,去顺天府周围选择陵址。
廖均卿经过勘探后上奏成祖,说顺天府昌平县北有“吉壤”,名黄土山,且“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是上佳的风水宝地。于是成祖决定就在此为自己及徐皇后建造陵寝,并赐黄土山名为“天寿山”。永乐七年(1409年),帝陵开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宫建成,徐皇后被先期葬入地宫。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驾崩,也被安葬于天寿山皇陵内,继位的仁宗朱高炽给父母合葬陵命名为“长陵”。至宣德二年(1427年),长陵地面建筑基本完工,这是明十三陵中的之一座帝陵,也是十三陵的主陵。此后二百多年里,成祖的后世子孙中,一共有十二位皇帝被先后葬入天寿山陵区,陪伴在他的身旁。
五、明显陵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第四子兴王朱祐杬薨逝于藩地湖广安陆州(湖北钟祥),他的侄子武宗朱厚照给四叔赐谥号“献”,称“兴献王”,并命礼部、宗人府按亲王规制坟园制度,给兴献王在安陆州松林山选定了吉地,建造墓园。正德十五年(1520年),园寝落成,葬兴献王于内。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十一岁的明武宗正德帝因病驾崩,身后没有子嗣,同时也没有亲兄弟可以承继皇位。于是,在内阁首辅杨廷和和皇太后张氏的主持下,时年十六岁(虚岁)、还在服父丧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以“位次最近、伦序当立”的名义,被接进京师,幸运的继承了堂兄武宗皇帝的皇位,成为大明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
世宗即位后,因为统嗣问题(就是以谁为皇考)和文臣们产生了激烈矛盾,并凭借皇帝身份和文臣们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大礼议”之争,因为不涉及本文重点,这里就不加以详述了。总之,世宗即位后,先后给生父兴献王朱佑杬加尊“兴献帝”、“献皇帝”、“皇考恭穆献皇帝”等尊号。最终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世宗给父亲加尊谥号“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神主升袝太庙,位在武宗之上。兴王朱佑杬去世二十年后,在儿子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 *** 皇帝的礼制和尊荣(虽然是在身后),并进入了太庙,得以和祖宗们一起接受后世子孙的供奉。
兴献王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六月被儿子追尊为“兴献帝”后,他的亲王园寝就开始按照帝陵的规制不断升级改建。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兴献王园寝更换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兴献王被上尊号“献皇帝”的同时,他的园寝正式更名为显陵。嘉靖四年(1525年),显陵兴建新的玄宫及宝城,并用一座高大的平台(瑶台)将新宝城与之前的旧王坟宝城连接起来,这种规制,在明代所有帝陵中是唯一的特殊格局。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薨逝,世宗“欲迎皇考梓宫迁于天寿山”,和母亲合葬,以便自己日后祭拜,于是遣钦天监官员在天寿山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从承天府迁到北方。但世宗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南巡承天府拜祭显陵后返京视察大峪山在建陵寝时,将大峪山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了比较,认为“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即显陵所在的松林山,世宗即位后改名)完美”,决定“奉慈驾南袝”(将蒋太后灵柩送回承天府安葬)。五月,世宗派勋戚京山侯崔元护送蒋太后的灵柩南归,七月抵达承天府后,蒋太后同睿宗合葬于显陵的新玄宫内。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显陵的地面建筑扩建工程才最后完工,这是大明在南方修造的最后一座帝陵(不含南明)。
前文已经说过,大明一共十七朝、十六代皇帝,除了太祖是葬在南京的孝陵,惠宗因“靖难之役”败于四叔成祖而失踪、无实际陵寝之外,成祖北迁后尚有十四位皇帝,但在京师天寿山陵寝区内,却只有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这十三座皇帝陵寝。那么,少了的那一位皇帝是谁,他的皇陵又在哪里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大明第六座皇陵——“景泰陵”。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几乎颠覆了大明社稷的“土木堡之变”爆发,被权宦王振蛊惑着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获,随军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五十余名大臣战死,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此后瓦剌裹挟着英宗破关攻入北直隶等地,并抵达京师郊外,想要以英宗为要挟,逼迫大明做出“城下之盟”。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的坚持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在危急时刻被拥立为帝,以稳固人心,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朱祁钰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景泰帝(代宗)。
在景泰帝和于谦等主战大臣的全力策划和齐心指挥下,大明君臣上下同心、京师军民士气高涨,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至二十,这十天内,明军将入寇的瓦剌军对京师的进攻一一挫败,迫使瓦剌在无计可施之下带着已经是太上皇的英宗撤兵返回了塞外,随后向大明派出使者要求议和,这场大明立国以来所遭遇的最严峻危机终于得以消除。
景泰帝在危急时刻承担起重任,以皇帝的身份力挽狂澜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确实是为大明社稷立下了大功。当时那样兵临城下的紧急情况,让他没有时间去想其他事情,首要任务是打败瓦剌的入寇,稳定社稷为先。所以他对尊兄长英宗为太上皇、继续以侄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等事情都没有太大异议。
但在击退瓦剌,局面恢复安定、而自己也坐稳了皇位后,景泰帝出于对皇位的眷恋和对英宗的猜忌,其实内心是不大愿意迎回英宗的,那样的话两个皇帝同尊,实在是很尴尬。但是公开表示不迎回太上皇又不行,所以景泰帝只得派出使者和瓦剌议和,做做样子给天下臣民看一下。但使者出发时,景泰帝对他们下达的议和指令极为模糊,只嘱咐议和,没有安排迎回英宗之事,诏书中也没有提及奉迎太上皇返回的事。
可是让景泰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议和使者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的努力下(尤其是杨善,他出于对英宗当年恩德赏识的回报、还有借机一搏的的心思,在没有获得景泰帝拨付钱物及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变卖了自家的家产和田地,准备了一批钱财,用于和瓦剌谈判时赎回英宗所用),瓦剌首领也先被他们忽悠得飘飘然如成仙一般,再加上杨善准备的不薄钱财金帛,也先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杨善等人将英宗返还大明、两国达成和议的请求。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二,“北迤”了一年之久的英宗在和议达成后,被瓦剌放归返回大明。八月十五,距离土木之变一周年的时候,英宗一行人从京师安定门入城,回到了他阔别一年的京师。
景泰帝没想到弄巧成拙,杨善他们居然真的把太上皇给迎回来了,心里实在别扭极了,但在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于是,景泰帝打起精神,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返回,史书中记载兄弟俩见面时热泪盈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兄友弟恭的场景很是感人。但英宗和景泰帝内心中是怎么想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出于皇权的排他性和独尊心理,景泰帝内心充满了对英宗的猜忌和提防,生怕这个太上皇会凭借前皇帝的身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或者和往日的旧臣们暗中勾连策划、夺回大统。所以,在英宗返回不久后,景泰帝就将兄长“荣养”在南宫之中,隔绝了他和外界的联系,以防他卷土重来。
此后七年间,疑心病作祟的景泰帝对在南宫内形同“软禁”的兄长、太上皇英宗加派守卫、时刻提防、以免其交通外界,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英宗在南宫中生活窘迫,如同高级囚徒一般不得自由,除了生母皇太后孙氏可以时时前来看望外,和其他人基本断绝了来往,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七年多的“隐居”生涯。
如果一切情况都正常的话,英宗就将以“太上皇”的身份,默默无闻地“终老”于南宫之中,然后以远远低于皇帝仪制的规模安葬了事,后来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的“裕陵”位置,再也不可能是他的了。
可之后的事情就是那么的不正常,或者说诡异,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泰帝经过一番殚精竭虑的策划,好不容易才取得阁臣们的支持,废黜了英宗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却无福承受,刚刚当了一年多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病夭,导致储位空虚。并且景泰帝在这以后再也没有生出子嗣,大明国本迟迟不能确立。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即将不起,大明社稷一时间陷入了无人继承的境地。
关键时刻,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 *** 曹吉祥等有别有用心的臣子为了夺取“拥立之功”,经过周密策划后决心铤而走险,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率私兵千余人直闯南宫,簇拥着提前得到消息的英宗,登上准备好的御辇,直奔皇城奉天殿。
诸人至东华门后,守门士卒见有人无故闯门便出声喝止,英宗亲自大声回应:“朕太上皇也!”士卒们见到太上皇后不敢阻挡,英宗得以入东华门、登奉天殿,进入殿内。事先守候在奉天殿的曹吉祥则早就准备好了接应事宜,率部分内官 *** 叩拜于奉天殿前,山呼万岁,并命乐队开始奏乐,钟鼓齐鸣。
当时恰逢早朝,百官已经入宫准备朝拜皇帝,听到鼓乐声后还以为是景泰帝临朝,于是不明就里的群臣纷纷拜伏于殿前,按照仪式叩拜山呼,英宗则端坐奉天殿御座上,坦然接受朝臣参拜。这时有大臣发现不对,居然是太上皇坐在殿上接受叩拜,正在大家迟疑踌躇之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当先入殿,徐有贞并大声喝道:“诸臣工,太上皇已经复位,前来觐见!”
诸臣面面相觑,迟疑片刻后,还是按照各自官职大小,在奉天殿内外三跪九叩,朝觐“复位”的英宗。距土木之变七年多之后,英宗再次夺回了皇位。这就是大明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夺门之变”。
其实“夺门之变”发生时,景泰帝已经多日不能下床,躺在深宫内的病榻上苦苦捱日子而已,当“太上皇复位”的消息传到后宫时,气息奄奄的景泰帝无计可施,只是木然地说:“好,好!”,此后便不再开口说话。
英宗复位后,立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却忘记了在复位诏书中写上“废黜”景泰帝的内容,一时间大明居然同时有两个皇帝在位,闹出了大笑话!
等到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总算反应过来的英宗虽然羞恼异常,但复位诏书已经无法更改,无奈之下只得以生母孙太后(景泰帝嫡母、宣宗皇后)的名义下旨,斥责景泰帝“不孝、不弟、不仁、不义、恬不知省,拒谏饰非;......,”,然后“遂废”,将景泰帝废为郕王,并迁到皇宫外的西苑软禁。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下旬,本来处于重病中的景泰帝没有像英宗所希望的那样病情逐渐加重、即刻病危,然后顺理成章的“驾薨”,反而渐渐好转了起来!他的身体居然有所恢复,下床走动的情况都已经出现。
得知弟弟的病居然要好了的消息后,英宗顿时深感不安。为了避免意外之事发生,一向有“妇人之仁”名声的英宗在犹豫了几天之后,为了避免死灰复燃,终于狠下心来,决定消除隐患。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英宗暗地里命內官监 *** 蒋安夜赴西苑,把身体刚刚恢复的景泰帝朱祁钰用锦帛活活勒死在寝宫内,景泰帝遇害时,年二十九岁。
当初景泰帝在位时,曾经废黜了原配汪皇后,改立皇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朱见济病夭后,杭皇后的身心也深受打击,乃至一 *** ,于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
按照传统,大明历代皇帝(北迁后)的陵寝都要在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之前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都是选址于天寿山。而英宗继位时还年轻(只有八岁),不必着急修造陵墓,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时,他也没有在天寿山内选址修造皇陵。
景泰帝登基后,同样因为年轻而不需要匆忙修建陵墓,所以他一直没有在昌平皇陵区内选址动工。但景泰七年(1456年)杭皇后薨逝后,必须修建陵寝以安葬皇后,同时自己百年之后也将安葬于此,所以景泰帝在景泰七年下诏命钦天监在天寿山下挑选吉壤,作为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寝。
得到景泰帝诏命后,钦天监马上行动,在天寿山南麓找寻吉地。最终,在仁宗献陵左侧大约一里处,钦天监找到了一处上好吉地,作为初选 *** 上报给景泰帝。在看过地势和风水草图后,景泰帝钦定了钦天监上报的陵址,命工部会同昌平守陵护军立即开工,在天寿山陵区内修造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
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皇陵地宫完工,当月杭皇后就被安葬进地宫,此时景泰帝尚在世,所以陵墓没有取名,只以“寿陵”作为代称。据史料记载,寿陵“建筑雄伟,明楼高耸,可与长陵、献陵相拟,犹胜景陵。”就是说景泰帝的陵寝修造得高大气派,和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差不多,比宣宗的景陵更加宏伟壮丽。
景泰帝在天顺元年(1457年)被“废黜”、然后不明不白地“薨逝”于西苑后,复位的英宗自然不可能再把他葬入天寿山皇陵区内那座“寿陵”内了。英宗给弟弟赐了个“戾”字恶谥,称其为“郕戾王”,然后勉强以亲王之礼把他安葬在京西金山(玉泉山)皇族陵寝区内,称“郕戾王坟”。
而天寿山皇陵区内景泰帝自己的寿陵,则被英宗在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下诏命工部尚书赵荣率军队加以拆除,地面建筑全部被摧毁,夷为平地;而地下的玄宫和安葬在其中的杭皇后尸骨,则按照英宗诏令中“尽毁之”的命令,一并毁去了。从此,天寿山下这座原本雄伟宏大的皇陵旧址上草木丛生、瓦砾满地,,一片荒芜凄凉景象,昌平的皇陵护军们称这里为“景泰洼”。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临终前遗命皇太子朱见深(即宪宗)为自己在天寿山皇陵区内选择吉地建陵,并再三嘱咐不得使用被毁的郕王寿陵原址。宪宗登基后在离“景泰洼”大约一里半的地方寻找到了吉地,随后修造陵墓作为父皇的陵寝,即英宗的“裕陵”。
宪宗登基后,出于平息朝野议论、凝聚人心的目的,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下诏恢复了叔父景泰帝的帝号,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整玉泉山的景泰帝陵寝,改“郕戾王坟”为“帝陵”,这就是大明第六处皇陵——景泰陵。
但实际上,宪宗对景泰帝陵寝的修饰仅仅只是略加修缮维护而已,,陵寝的地面建筑依旧是王陵规模,主殿、配殿的琉璃瓦还是绿瓦,陵碑也立在了宫门外偏东的位置(王陵规制),这个时候的景泰陵徒具帝陵之名,实际还是王陵。而和其他大明皇帝相比,景泰帝只有“恭仁康定景皇帝”这五个字的谥号,并且没有庙号,不能进太庙享受后世子孙的供奉。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世宗路过玉泉山,特地拜谒景泰陵。在拜谒过景泰帝后,世宗认为景泰陵不符合帝陵的体制,有碍朝野观瞻。于是世宗下诏将景泰陵诸殿都改为黄瓦覆盖在,并于陵门之外、大门之内的正中位置新建陵寝碑亭,将原本在大门左侧的陵碑移到亭中,这样,景泰陵才略具了皇陵制度,不过规模还是不能和天寿山皇陵区内其他皇帝的陵寝相比。此后一直到明亡,景泰陵再也没有改建和增修,这是大明历代皇陵中,一个特殊的例子。
历史长河在不断流淌,从英宗的裕陵之后,天寿山皇陵内先后又修造了宪宗的茂陵、孝宗的泰陵、武宗的康陵、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而历代皇帝在建陵时,均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景泰洼”,在天寿山其他各处修建陵寝。
景泰帝去世一百六十三年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五十八岁的明神宗朱翊钧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经过二十年漫长等待,终于熬过暗淡的储君生涯,摆脱了如履薄冰、时刻担忧的生活,于八月初一继位为帝,这就是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
光宗即位之初颇想有一番振作,但他自青年时期就心情压抑、品性怯懦,这导致他身体羸弱、容易被外病侵蚀,到继位时已经未老先衰了。再加上神宗驾崩后光宗以嗣君身份举哀致祭,要主持繁琐冗长的葬礼和祭奠礼仪十分辛苦,所以登基后光宗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
与此同时,因“夺嫡”之事和光宗积怨颇深的神宗宠妃郑贵妃(已经升级为皇太妃)在光宗继位之后心中十分担忧和害怕,唯恐光宗会报复自己,为了示好和示弱,郑氏给光宗送去了自己宫里的八个美女服侍其日常生活,表示敬畏服软之意。
光宗登基还没几天,为皇太子时的懦弱、谦卑的心态还来不及调整,在突如其来的美色引诱下自然把持不住,于是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身体迅速透支,登基后不过十来天,光宗就病势沉疴,卧床不起了。
为了保命,重病中的光宗病急乱投医,误服了内臣崔文升所进泻药,以及鸿胪寺丞李可灼奉上的“仙丹红丸”,使得病情更加雪上加霜、无可挽回。至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三十,即位才二十九天的明光宗朱常洛,还没有真正享受过皇帝的尊贵和权力,就在油尽灯枯的无奈之中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九岁。
光宗驾崩后,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重臣奉遗诏辅佐皇长子登基,承继大统。九月初六,皇长子朱由校在辅臣们的拥戴下于奉天门继位,即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熹宗。
泰昌元年(1620年,这一年八月前称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称泰昌元年)十月,年轻的熹宗主持仪式将皇祖神宗皇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合葬于天寿山陵区内的定陵后,再下诏命钦天监尽快在陵区为父亲光宗皇帝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选吉壤,修造合葬陵寝。
当时,天寿山皇陵区内因为已经先后葬入了十位皇帝,拥挤得很,上佳吉壤已经不多,钦天监在短时间内无法为光宗卜选到上好吉地,为了不使大行皇帝久久不得入土为安,礼部、钦天监、工部诸司在商议后向熹宗联合上疏,请求将一百六十三年前被平毁的原景泰帝寿陵所在处“景泰洼”,作为大行皇帝的万年吉地。
为了说服熹宗,钦天监和礼部还特别向熹宗进言,说“景泰洼”位于天寿山南麓下,在仁宗的献陵和英宗的裕陵之间,距离成祖的长陵也不远,确实是地势极好的风水宝地,当年被毁实在是因为景泰帝无福消受,并不是风水气运的问题。
熹宗听完奏疏、并御览了预定 *** 的草图后也很满意,最终同意把“景泰洼”清理改建后作为父皇的陵寝。同时,熹宗还特赐陵名为“庆陵”,并从内帑中拨付一百五十万两作为修造费用。
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沉寂了一百六十三年的“景泰洼”,在更换了“庆陵”的新名称后正式动工重建。七月二十九,地宫完工,九月,光宗皇帝、孝元皇后、孝和皇后灵柩安葬进地宫中。之后庆陵的地面建筑继续修造,至天启六年(1626年)才最终完成,其建筑采用了昭陵(穆宗)和献陵(仁宗)的形制,十分精美宏大,天寿山下的历代皇陵中,庆陵属于上等规制。荒废了一百多年的“景泰洼”,就此改头换面成为了光宗的“庆陵”,它肃穆森然、光洁齐整,松柏参天,恢复了它“上佳吉壤、风水宝地”的原来面目,成为天寿山皇陵区内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加上熹宗的德陵以及思宗的思陵,昌平天寿山下的大明皇陵终于形成了“十三陵”的最后规模,而原本要葬在天寿山下的景泰帝,却因为“夺门之变”而失去了应有的身后待遇,只能孤零零地栖身于玉泉山下偏僻之地的“景泰陵”中,陵寝旧址也被后世子孙占用。直到他去世一百八十八年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朱由崧为七世叔祖景泰帝朱祁钰上庙号“代宗”,增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这才使得景泰帝达到了其他大明历代皇帝的身后待遇和太庙内的尊崇仪制,而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关中地区是西周的发祥地,也是周人的起源地。周人的始祖姜嫄的部族最早生活在邰,也就是今天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部这个区域,这里曾经发现大量先周时期的遗迹,比如郑家坡遗址、岸底遗址等。
姜嫄墓姜嫄生了个儿子叫弃,后世也成为后稷,后稷在农业领域颇有建树,他为当时夏王朝的农官,居住于邰地,他经常教授民众农业技术,使得当时的农业水平大幅提高,被民众奉为农神。后稷教稼台后稷去世后,他的儿子不窋继承了他的官职,继续为农官。因当时的夏后(夏的统治者称为后)不重视农业,不窋随之丢了官,便带领族人迁徙到了古豳地(现在的彬州市、旬邑、长武、庆阳一带),他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重农耕,种庄稼,还提倡养猪、养牛、养鸡。扩展农业发展。周人古豳地生活遗址周人在古豳地生息繁衍了数代之后,由于西北的犬戎不断袭扰,到了古公亶父时,又带领族人渡过漆水和沮水,迁徙到了岐下(今岐山县京当镇),并改国名为周,其南边就是周原。周人在岐下经过古公亶父和季历父子两代人的治理下,国力与日俱增。季历时,被商王朝封为西伯侯。周原到了文王姬昌时期,周人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姬昌胸怀大志,一心想要灭商。当时周地的东边有殷商的方国崇国,范围大概是今天鄠邑区以东临潼、蓝田、华阴一带。要想灭商就必须灭掉崇国,统一关中。于是姬昌率部灭了崇国,并听从姜子牙建议,在崇国的沣水中游西岸营建了丰京,并把国都迁到了这里。丰镐位置图《史记·周本纪》曰:“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崇侯虎是崇国最后一任国君)。先秦的著作《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记载:“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之后周人的势力范围发展到了晋南、关中东部以及豫西一带,这时足以和商王朝相抗衡了,文王开始策划灭商。文王还没有完成灭商大业就去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由于丰京过于狭小,武王又在沣河东岸营建了镐京。丰京是周王室的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后世把丰京和镐京并称为丰镐。武王以丰镐作为基地,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出兵,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丰镐作为西周王朝的国都长达三百余年。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丰镐作为西周的故都也被废弃。随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绎,丰镐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无从参考。只有从相关的史料记载中,知道丰镐大概位置在西安长安沣河流域,但具 *** 置,也曾长期困扰着考古界。今日沣河流域1933年,当时北平研究院史学会的徐旭生、苏秉琦等人领导的考古调查队之一次调查丰镐遗址;1943年,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石璋如等人对丰镐遗址进行第二次调查。这两次重点调查了沣河流域水系、地貌及西周遗址分布情况,大体确定了丰、镐两京的方位。古时丰镐地区的地貌特征是渭河南岸的台地,二级台地就是今天的毕原、细柳原和高阳原,而一级台地就是渭河南岸到二级台原北缘。一级台地上河流湖泊密布。丰镐地区二级台地北缘地带考古发现大量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存。历经先民几千年的苦心经营,到了商周之际,这里成为非常富庶的地方。沣河著名地理学家孙嘉春先生研究了丰镐地区的地质、地理、水文和地貌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后,提出丰镐遗址当在渭河的一级台地,再结合考古学者提供的一些资料,对丰镐的地理位置做出了准确的测定。遗址范围和大小也得到了确认。丰镐遗址范围丰京的位置范围在沣河以西马王镇的张家坡、客省庄、马王村、大原村、冯村等 *** 区域内。镐京位置范围主要在沣河以东斗门街道、白家庄、花园村、官庄村、普渡村、上泉村、下泉村、落水村等区域内。丰镐二京隔沣河相望,从遗址范围看,镐京遗址要比丰京遗址大许多。镐京遗址范围作为西周都城的丰镐,又是什么样的格局呢?由于年代久远,丰镐城郭遗址还正在发掘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先周岐邑遗址了解当时的宫城格局。周人早期都城岐邑的宫室。周太王古公亶父由豳迁岐(今陕西扶风县北和岐山县东北一带)时所建。《史记·周本纪》 载: 古公亶父在岐“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古公亶父修筑了岐邑城郭, 并在岐城中偏北之处营建了王宫和宗庙等建筑。今留有遗址就是岐山凤雏村周初甲组宫殿(宗庙)基址。周人早期都城岐邑的宫殿(宗庙)遗存。位于今陕西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南。1976年2月陕西周原考古队发掘。宫殿基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计1469平方米。宫殿建筑座北朝南,是一座由庭堂、室、塾、厢房、回廊组成的大型西周宫室建筑, 位于高台之上。在布局上,分为前、中、后三院。前院门塾前有一长4.8米的门屏,门的两边是东西塾,各有三间。入门即为庭院,面积约222平方米。中庭后即为主体建筑殿堂,共6间,各宽3米,进深6米,四周回廊环绕。殿堂后面是 *** ,分为东西两个小庭,各为63平方米,有过廊和前后建筑相连。基址最里为5间后室,面宽23米,进深3米。后檐墙与东西厢房的后墙相连,使整个建筑通为一体,厢房筑于东西两边,对称排列,各8间,通长42米,进深6米。岐邑是周人迁都丰镐之前的国都,所以丰镐的宫殿建筑风格和岐邑的宫殿风格不会差别太大。在前期调查确立丰镐遗址方位的基础上,1951年,由苏秉琦带领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一行六人来到陕西,开启了丰镐遗址发掘的序幕。初期的发掘地点选择在丰京遗址范围内进行,工作地点主要在沣西的客省庄和张家坡一带,在张家坡村发现了西周墓地,共发现西周车马坑7座。当时在修老西(安)户(县)公路时发现了青铜器墓葬,当地农民在修建房屋打地基时,也发现了青铜器墓葬。著名的长甶盉等青铜器就是出土于这里。长甶盉铭文记载了西周穆王时举行的一次射礼等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长甶盉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古发掘揭露面积几万平方米,发现了夯土基址、房子、灰坑、窖藏坑和墓葬、车马坑等遗迹,获取了许多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全面认识西周文化的面貌和内涵,确立西周遗址和墓葬的分期奠定了基础。丰镐遗址夯土建筑基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在马王村和客省庄之间发现了十余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有一处夯土基址比在周原发掘的凤雏甲组基址面积还要大,总面积达18.2698万平方米。此外,在这里还发现了排水设施。丰镐遗址发现的排水管道这一时期,考古队也开始对沣河东岸的镐京遗址进行发掘,先后在遗址范围内的官庄村、斗门镇、下泉村砖厂及花楼子发现西周建筑基址10余处,其中花楼子发现的建筑基址规模宏大,错落有致。丰镐遗址同时镐京遗址范围内的花园村在修建砖厂时发现了十几座青铜器墓葬,其中有两座青铜器非常丰富,也附带有车马坑。1992年,在沣西马王村发现了西周陶窑,手工业作坊是城市遗址不可分割的部分。丰镐遗址车马坑2015年7月至12月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西周镐京遗址部分区域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发现了9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 *** 工具,包括一把铜刻刀、一个铜削刀和几件铜锥。填补了镐京遗址没有代表当时更高科技水平的制铜作坊空白。丰镐遗址出土的多友鼎2018年,在镐京遗址区的斗门街道官庄村和花园村的交界处又发现一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由于这座基址是镐京遗址区发现的第十四座,被命名为十四号基址。镐京遗址区发现的十四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基本都分布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郿邬岭上,沣河截断郿邬岭向东北流入渭河。建在河岸高地上的建筑,都是处于风水绝佳的位置。虽然现在还无法断定这些建筑基址是否是镐京的宫殿宗庙基址,但这里肯定是贵族生活区。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展开,答案会慢慢浮出水面。十四号夯土建筑基址在镐京遗址十四号建筑基址东边不远处,还有五号建筑基址,这是一座呈“工”字型的大型建筑基址,中间是主殿,旁边是厢房,五号建筑基址的夯土面积达2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从夯土面积来说,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更大的建筑。丰镐夯土建筑基址从目前发掘的结构来看,五号建筑是先从地面夯筑高台,然后在高台上夯筑墙体,再在墙体上架构梁柱。五号建筑北边是十一号建筑基址,目前还没有发掘。2019年,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对镐京遗址十四号建筑基址进行发掘,这座建筑基址的夯土范围达1800平方米以上,经过两年的发掘,基本揭露出了这座建筑的整体结构。十四号夯土建筑基址十四号建筑基址距离汉昆明池比较近,当年汉武帝在挖掘昆明池的时候,把镐京遗址西南部分和东南区域的低洼地带扩进了昆明池,对镐京遗址造成了相应的 *** 。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现在西周遗址之上,还有宋、金时期的遗迹,这些对西周遗址造成了相应的 *** 。由于西周时期都是土遗迹,墙和地基都是用土夯打的,很容易 *** ,也不易保存下来。至于五花土等之类的建筑材料,那是后来才出现的。西周时期还不存在这样的建筑材料。十四号夯土建筑基址十四号建筑基址的中间部位目前能看到的基本有八间房,其中中间两座房间较大,宽度在6米左右,边上的基本小一点,宽度在2.45米左右。这个宽度和同时期其他建筑的厢房宽度一样。这里还发现了当年建筑上的板瓦、槽瓦和筒瓦,这种瓦在周原大量发现过,东边五号建筑基址也发现过。十四号建筑基址东南角还发现了一座长方形的坑,在坑的北部区域堆积大量的动物头骨,这些头骨基本是牛、羊、猪、鹿。这个坑的发现,为确定十四号建筑基址以及周边几座建筑基址的性质提供了参考。十四号夯土基址发现的祭祀坑据文献记载,周天子祭祀社稷、天地、祖先时,更高级别的“太牢”,用的就是牛、羊、猪,这里多了鹿,或许是后来加的,这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太牢”的发现,可以确定的是宗庙遗址是这附近的几座建筑基址中的一座,目前的发掘和研究还在进行中,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些更直接和有力的证据。宗庙建筑基址的确定,会进一步确定镐京城市中心的位置,进而就能确定都城布局、功能分区等。宗庙作为礼制性建筑,一般都会处于城市的重要位置,而宗庙和宫室不会相距太远。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遗迹和信息会逐步展现出来,丰镐神秘的面纱会慢慢被揭开。西周早期宫殿复原丰镐遗址从发掘到现在,一直没有发现城墙遗址,这也成为一部分人质疑丰镐遗址的原因所在,他们总拿《周礼·考工记》有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来支持他们质疑的根据。《周礼·考工记》理想的都城《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期,距离西周早期差六百余年,就算西周晚期,也差三百余年。《周礼·考工记》中所记载的国都蓝本只能参照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都城,用来套用西周早期都城建设是不科学的。丰镐遗址内的井叔墓葬王陵一般也会处于都邑附近,但是丰镐遗址周边迄今没有发现西周王陵。这也成为质疑丰镐遗址的又一个原因。其实丰镐遗址迄今发现的西周墓葬达千余座,其中不乏带有墓道的大型墓葬,附有陪葬的车马坑以及大量青铜器。这些墓葬主人应该都是京畿内的公卿或候伯等贵族。据史料记载,文王、武王、周公死后都葬于毕,毕在什么地方,后世众说纷纭,有说是咸阳毕原的,也有认为在宝鸡周原的。按照当时的制度,王陵应该在都城附近。在今西安西南,镐京遗址的东南,也称毕原。西汉初年的史学家已经注意到毕地与镐京的相对位置。司马迁根据其所见先秦典籍记载并经实地考察,曾明确指出毕在镐京东南杜中。汉唐至今,毕原方位并没有变动。毕原西北连细柳原,距镐京旧址约二三十里。这里原面高平,土厚水深,适宜作早期葬地和陵区。由于西周施行不封不树的丧葬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变化,陵墓自然难以发现,这些只能等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发现了。对于那些质疑丰镐遗址的人来说,不要急着否认丰镐遗址的合理性,我们再耐心的等一等,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越来越多的证据会逐步呈现出来。历史是有痕迹的,存在的总是存在,不存在的也会被现实所推翻。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