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病方》 婴儿口嚼汤与《大隅国风土记》村民嚼米酿酒比较研究

爱上Sandy · 2024-11-26 10:13

《六十病方》 婴儿口嚼汤剂与《大隅国风土记》村民嚼米酿酒比较研究

葛敬生  周兴兰  赵怀舟

提到最为原始的酿酒法, 人们多会首先想到日 本的口嚼酒。 迄今, 日 本口嚼酒较早的文献记录是《大隅国风土记》 一书。 传世文献《魏书· 列传八十八》 曰: “勿吉国( 今中国约吉林省中南部) ……嚼米酝酒,饮能至醉。 ”[1]这是中国史书中对口嚼酒较早的记载。 魏收( 507-572) 所撰《魏书》 , 约成书于天保五年( 554) , 比《大隅国风土记》 ( 成书于 713 年) 要早 159 年。 新出土的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中的记载, 与口嚼酒的酿制密切相关。 比较二者,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口嚼酒的历史与具体制作过程。

一、 《六十病方· 第卅二病方》 婴儿嚼米之口嚼酒

据报道, “2012 年 7 月 至 2013 年 8 月 ,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共发掘 4 座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 ”[2]这 4 座汉代墓葬, 被分别命名为 M1~M4。其中 M3: 121 出土竹简共计 736 支( 含残简) 。 依据摆放位置, 竹简长度, 迭压次序, 简文内容和书法风格等, 大致可分为八部医书和一部律令。 其中除《逆顺五色脉脏验精神》 ( 简称《五色脉脏论》 )之外, 其余都没有书名。根据简文内容拟将七部无题名医书初步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 《六十病方》《病源论》 《诸病症候》 《经脉书》 《归脉数》 等, 另一部法律文书根据长度暂名为《尺简》 。 《六十病方》堆放在竹书上部是较长的竹简, 长约 34.5 厘米、 宽 0.8 厘米, 厚 0.1 厘米。 合计约 215 支。 15 支“题名简”参照“药方简” 简头自书的编号与题名, 可完整复原《六十病方》 的全部内容。其中“题名简” 第卅二病名“治肠( 伤) 已身之不用者卅二” , 其对应的“第卅二病方” 很可能由两支简组成, 具体内容为:

卅二: 治汤。 取黍米四斗, 善炊贲( 饙) 而勿孰( 熟) 。 令两男婴儿、 两女婴儿噍( 嚼) 之,直( 置) 盆中, 沃以水四斗, 挠, 济取其汁 ‖ 置四升釜中, 加余( 餘) 汁上炊, 令至四升, 侧,济取其汁, 㱃( 饮) 之。 已㱃( 饮) 而卧, 令人摩身之不用者。

初步判断, 此简似是通过服用婴儿咀嚼过的半熟黄米, 利用健康婴儿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 调节人体的胃肠道生理功能。 但结合介绍日 本清酒的文献可知, “第卅二病方” 所涉内容的实质与口嚼酒有密切关系。

二、 《大隅国风土记》 之口嚼酒

2014 年 12 月 1 日 出版的总第 497 期《世界知识画报》 , 刊载了添添、 孟琦撰写介绍日 本清酒的专题文章“清酒, 神的恩赐”[1] 。其相关的完整内容如下: 日 本史记里的事。 须佐之男借酒降蛇的传说, 是日 本历史上最早的与酒有关的神话故事。 具体到用粮食作为原料酿酒的记录,是《三国志》编成500年后的奈良时代的事了,并且同时有两种不同的酿造方式记载。公元713年, 《大隅国风土记》中记载了大隅国( 现日 本鹿儿岛东部) 的村民将生米放入口中嚼烂后吐到容器中, 掺水盖好存放一夜, 等其散发出酒香后舀出饮用,这种酒被称为口嚼酒。 它是利用人唾液中的淀粉酶作为淀粉分解酵素, 再加上空气中的野生酵母来发酵, 是一种最原始的酿造酒发酵方法。 在现代日 语中, 醸む( kamu/酿造) 和噛む( kamu/咀嚼)同音正是因为口嚼酒的制作工艺而形成的。 另一处记载出自 公元716 年的《播磨国风土记》 。 据说, 人们出行时发现随身带的干粮被水淋湿后发了霉, 于是利用这种霉菌来酿造美酒款待亲友。 这里记载的酿酒方式是利用曲霉的糖化作用的酿酒法, 和现在的清酒酿造法是同一种原理。 不过那时的酒黏性和浑浊度都很高, 近似固体, 所以多被视为食物, 而非饮料。 直至后来, 人们才懂得用布、炭、 砂、 石灰过滤后饮用。 后来又设立了专供宫廷贵族的造酒司, 制定了精密的酿造技术和严谨的步骤。

据真柳诚先生介绍, 日 本各国的《风土记》 是 713 年 5 月 因官命而开始编纂的。 但现存的不多, 《大隅国风土记》也只存其佚文。 关于口嚼酒的佚文见于《尘袋》第 9 卷[2] 。《尘袋》大概成书于 1274年 ~1281 年,而其最早传本是日 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1508 年的写本( 日 本重要文化财)

三、 中日两国口嚼酒文献的对比研究

参考中日 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将《大隅国风土记》 与《六十病方· 第卅二病方》 对比。 前者言“村民将生米放入口中嚼烂……等其散发出酒香后舀出饮用” , 后者简文内容为“取黍米四斗, 善炊贲( 饙)而勿孰( 熟) 。 令两男婴儿、 两女婴儿噍( 嚼) 之, 直( 置) 盆中……济取其汁㱃( 饮) 之, 已㱃( 饮)而卧, 令人摩身之不用者” 。 比较二者, 可以得出如下几项结论:

( 一) 《六十病方· 第卅二病方》 口嚼汤剂或为酒

“第卅二病方” 现有条文中的确没有出现酒、 酵等字, 但《六十病方》 用酒之处甚多, 如温酒、 淳酒、美酒、 淍酒、 厚酒、 麦酒、 美酘……等名称不一而足。 其中也有不以酒名的酒, 如“治寒热咳醪廿四” 中的醪,即是杂加诸药并以麦曲酿成的酒药( 药酒) 。 是故不出现“酒” 字, 不是否认其可能为酒的充足证据。笔者以为,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第卅二病方” 所示口嚼酒的来源更早, 并且因其与曲、 糵作为糖化剂的酒有着明显的区别, 才呈现目前的状况。

( 二) 酒药与按摩之法配合为秦汉身不用的疗法之一

如上文所做推测, “第卅二病方” 的实质是酒药与按摩相互配合的施治之法。 这种内外配合的治法是有先例可循的。 《素问· 血气形志篇》 曰: “形数惊恐, 经络不通, 病生于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药。 ”王冰注曰: “夫按摩者, 所以开通闭塞, 导引阴阳。 醪药者, 所以养正祛邪, 调中理气。 故方之为用,宜以此焉。 醪药, 谓酒药也。 不仁, 谓不应其用, 则丷痹矣。 ”[1] “身不仁” ,即“身不用” , 此处醪酒与简文口嚼汤剂药性与作用应大体相同。 此正是用酒药内治, 养正祛邪、 调中理气与按摩外治, 开通闭塞、 导引阴阳相互配合加以治疗的例子。 由《六十病方》 的简文推测, 汉代的贵族可能在钟鸣鼎食之余, 喝点儿婴儿嚼米酿造的汤剂, “已饮而卧” 的微醉之际, 让人按摩“身之不用” 的部位。 口嚼汤剂或有酒的温通气血之功用, 因此配以手法按摩, 既可疗疾, 亦可解乏。

( 三) 唾液的糖化作用是口嚼酒的先决条件

周恒刚( 1918-2007) 先生指出: “人的唾液有很强的淀粉液化力,……米饭、 馒头长时间在口内咀嚼就产生甜味, 证明唾液中又有一定的糖化能力。 古人也有用咀嚼米饭酿酒。 唾液起到糖化作用后, 再进行发酵。《真腊风土记》 : ‘ 美人酒, 于美人口中含而造之, 一宿而成, 尤奇’ 。 古代日 本也有‘ 口嚼酒’ 。 这种原始的方法, 可以称作酒的起源了。 ……可能是淀粉经唾液的淀粉酶加水分解出麦芽糖或葡萄糖, 生成的糖类由唾液中的细菌或由外界感染的野生酵母菌而生成乙醇。 据推论, 在发酵中, 势必有一部分糖由乳酸菌发酵而生成乳酸, 可能酒的酸味很大。 ”[2]周恒刚先生视口嚼酒为一种原始的制酒方法, 大概是区别与以曲、 糵作为糖化剂的酒而言的, 它的特征大约是伴着一种酸味。 其实, 这种酸味恰恰是发酵的一

( 四) 《六十病方》 印证了 菅间诚之助的推测

日 本学者菅间诚之助曾经指出: “为了用谷类、 块根类等淀粉质原料造酒 , 必须用适当的方法水解淀粉 , 使之降解为酿酒酵母能发酵的葡萄糖、 麦芽糖等。 ……唾液糖化法……大概是通过养育断奶期幼儿的体验而产生的, 有传说以为, 从人的排泄物和身体的某部分生成五谷和酒, 它是流传神话的民族所固有的酒。 ”[1]菅间诚之助所云神话传说的部分不易理解, 但其推测唾液糖化法“大概是通过养育断奶期幼儿的体验而产生的” 。 笔者推测, 这种体验大约与伤于乳食的婴幼儿或有口气酸腐不正的现象有关; 也不除外与乳母咀嚼食物再喂给婴儿这一过程中的特殊体验有关。 如果说菅间诚之助先生先前的设想仅仅是一种充满想像、 朴实、 神奇而大胆的推测的话, 《六十病方》 “两男婴儿、 两女婴儿” 嚼米制酒汤剂条文的出现, 则强有力地印证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 五) 《六十病方》 的口嚼汤剂更加科学、 合理

大隅国村民嚼的大米是不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米不得而知, 而《六十病方》 第卅二方“善炊饙而勿熟” 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水煮, 促米半熟, 一方面可以使生大黄米湿润柔软, 减轻生大黄米的不良口感或异味, 可以降低咀嚼的力度及口水唾液的消耗;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生黄米更为卫生, 不影响咀嚼者的身体健康。 这一水煮加热的过程, 使历史上最初仅凭借人嘴咀嚼大黄米获得疗病的“类清酒”成为了可能。

《六十病方》 简文中的“黍米( 大黄米) ” 为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生产的粮食品种之一, 历来为酿酒的最佳原料之一。 因此一直至于唐代, 黍米酿制的药酒成为养生与疗疾的重要药酒之一。 《千金翼方》卷七妇人三下乳第三记载“黍米宿渍, 揩挞取汁三升, 煮药三沸。 去滓饮之” 可疏通产妇乳腺, 能产乳汁[1] 。 同书卷第二十一万病以黍米煮汤配合药物治疗冷疾。 黍米汤液、 黍米酒可温通气血, 疗身之不用。

以《六十病方》 记载的最原始、 最早的“口嚼酒” 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来衡量今天关于“口嚼酒”的奇闻逸事, 可以澄清许多不甚明了的事实。 首先, “口嚼酒” 原料可用黍米。 其次, 煮至半熟为妙,未必为传说中的生米或熟米。 第三, 嚼米者的选择以健康男、 女青少年为佳, 因为此时他们正处于身体“无病” 的最佳状态。 第四, 酿成之后“以余汁上炊” 是否为必需的步骤, 也成为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

( 六) 老官山医简餐采百家、 博采众方而成

2017 年年底发表的《四川成都天回汉墓医简整理简报》 中对于包括《六十病方》 在内的简文语言特征进行了考证, 指出: “天回医简用语多见齐语词汇, 尤其是在篇幅最大的简三和简五两部分中。 ” 文中罗列的例证有: 徙、 终古、 诈、 廔、 斯、 熬、 樵之、 类、 钜、 齐刀等齐语词汇, 并得出结论“天回医简中存在较多的齐语特征, 我们推断这批医书成书并抄录于齐地, 西汉文帝以后才流传至成都地区。 ”[2]

上述工作, 固然用力甚勤, 亦颇有收获, 值得肯定。 但还不能因此否认《六十病方》 博采众方、 天回医简餐采百家的事实。 我们可以另举出一些齐语例证, 比如《六十病方》言欬不言瘶( 嗽),《仓颉篇》曰: “齐部谓瘶曰欬。 ” 这似乎也提示了其齐语背景。 但同时也可以找到其不用齐语词汇的例证, 比如《六十病方》中常见的“知毒为齐” 的“毒” 就不是齐语词汇。 《方言》 卷三曰: “凡饮药傅药而毒, 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 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眠, 或谓之眩。 自关而西谓之毒。 瘌, 痛也。 ” 它体现的是“关西” 的语言特征。

凌纯声在《中国酒之起源》 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利用唾液, 糵( 谷芽) , 醙( 坏饭细菌) , 曲( 丝状菌类) 四种复发酵所酿之酒, 古酒之醴先用唾液, 后由糵造, 醙酿醪, 曲造鬯。 此四者起源的先后层次,唾液最古, 糵次之, 醙与曲又次之。 ……又中国口嚼与糵造之法, 似起源北方, 坏饭与曲造之酒则起源于南方。 ”[1]如果其研究成果可靠, 那么《六十病方》 中既有南方起源的曲造之酒( 如“治寒热咳醪廿四”中的醪) 又有北方起源的口嚼酒, 从一个侧面说明《六十病方》 来源的复杂性。

四、 结语

流传了 2200 余年的“口嚼酒” , 近年来又引起社会年轻人的广泛关注。 最近大热的日 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君の名は) 》 2016 年 8 月 26 日 先在日 本上映, 中国内地于 12 月 2 日 上映。 其中的男主角立花泷喝下了象征女主角巫女宫水三叶“一半” 的为供奉神灵而酿造的“口嚼酒” , 换来了再次与对方交换身体的机会。 剧中奶奶说这是日 本最古老的酒, 大概在弥生时代( 公元前 300 年左右) 初期, 早稻自 中国传入日 本时, 顺便也把这种酿造方法带入日 本, 就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的“口嚼酒” , 这也是最原始版的日 本清酒。

动画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固属神话传说, 但其关于“口嚼酒” 的细节背景却是有一定根据的。 同样是菅间诚之助的文章, 在讨论稻作的传来时指出: “日 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佐藤博士采用剖析遗传因子的方法, 确认从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公元前 7000 年河姆渡遗迹出土的水稻野生种, 是日 本现在种植的121 个水稻品种中占 83% 的稻种的原始种。 ”[2]稻米的确是由中国传入日 本的, 在此基础上推测“口嚼酒”的来龙去脉是合情合理的。

日 本两千年前即“人性嗜酒, 多寿考, 至百余岁者甚众。 ”[3]其长寿, 除了地理的因素, 与生活中经常饮用清酒这一传统饮料密不可分。 酒不但可以融洽亲情邻里同事关系, 而且还可以缓解个人高度紧张的不良情绪。 “人は酒を饮み梦を语り ; 酒は梦を饮み人と 语る。 ” 人生如梦, 转眼百年。 适量饮酒,确实有益身心健康

更新于: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