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只有悼词、告词。下葬和入灵是同等词。对你这个问题,有点不符合逻辑。人百年归仙后,只是用悲句,让逝世者入土为安,灵魂归天,我没有听过用诗词的说法。所以,我就按你的提问要求也写上一首:
慈值吉辰,神主已成,赠溢已明,舍旧从新,是凭是依,富贵绵筵,福禄靡已,谨祝俯伏,灵魂鞠跪,入土为安。
孙悟空显然比泰山石敢当更厉害。
泰山石敢当是古人对灵石的崇拜,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小石碑,上刻石敢当字样,用来驱邪、保平安。
至于“石敢当”到底是哪位神灵?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五代时的一名大力士,因在战争护主战死,为了纪念他,所以设立石敢当。
有人认为石敢当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在封神时封完所有神唯独忘记自己,最后就糊里糊涂地封自己为“石敢当”。
也有人认为石敢当是女娲石,相传女娲补天的时候,只剩下一块顽石遗留在泰山西麓,受日月精华,育一男婴。被富家女石珍捡回养大成人,取名石敢当。日久得泰山山神东岳大帝赐雷神元灵,勇猛无比,惩恶扬善,诛杀妖邪,被人间封神为“泰山石敢当”。
“石敢当”更多的是被认为“泰山之石”,古人认为泰山之石有灵性,故被人格化,称其为“石敢当”“石将军”。
“石敢当”被认为是驱魔的神灵,比如民间就有石敢当震慑蚩尤的传说。
传说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所向披靡,猖狂之极,登上泰山大呼:“天下有谁敢挡(当)?”女娲投下一块泰山石,喝道:“泰山石敢挡(当)!”蚩尤仓皇落败。黄帝于是便刻“泰山石敢当”,用以震慑蚩尤,并最终打败蚩尤。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传说,石敢当都是泰山的神灵。
掌管泰山的神就是东岳大帝,也就是说泰山石敢当的实力显然不会超过东岳大帝。
在《西游记》中东岳大帝和孙悟空就有过交集。
在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后,玉帝派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降妖,其中就有“五岳四渎”,东岳大帝即在其中。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
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孙悟空向唐僧也曾表示东岳大帝畏惧自己。
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可见东岳大帝完全不是孙悟空敌手,更不用说是泰山石敢当了。
在钱雁秋的《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也出现过石敢当这一角。
原本钱雁秋是要翻拍《西游记后传》的,但因为当时相关部门规定不允许翻拍名著,因此钱雁秋修改剧本,将《西游记后传》中的孙悟空一角改成了石敢当。单以该剧来看,石敢当就是《西游记后传》中成为斗战胜佛后的孙悟空,因此二人实力相当。
前生执行特别任务,被敌伏击重创,在坚决完成任务的觉悟下拼死一击,引发九鼎之一--Zone 53的秘密研究对象的能量爆发,被不明力量在不明规律下送到了一个奇怪的时代,亲身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号称神话的终结、历史的开端的大夏朝末期的血雨腥风,见证了大夏朝从极其强盛到突然衰竭的历史变迁,以巫教星宗潜星的身份无奈的看到巫的陨落以及道的兴起,并且和历史上传说中的那些神一样的人物有了各种的纠缠,亲自目睹了历史是如何变为故事,故事成为传说,传说最终演变成了神话,而后 又全部消散在了历史之中,仅仅留下只鳞片爪。
此文可以看做《邪风曲》的前传,记录的华夏神秘的“巫”这一失传的修真体系是为什么落寞的,“道”一派是怎样兴起的。 以狂野奇幻的笔法讲述了一系列神秘的故事:神话的终结、历史的开端、亚特兰蒂斯的沉没、月亮究何时升上天空……
注:
(邪风曲 修真 讲一个叫厉风的小混混慢慢变强的过程,血红写的,很好看,写的很热血,读来很爽。 爱情讲的就是跟他师叔赵月儿的故事,爱情在血红的作品里一向都不是主要的成分,这次的邪风曲也是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爱情的分量不是太重,主要讲的就是男人间的争斗。 结局太经典了!如果要看爱情,建议去看诛仙1~7.)
佛本是道(很懒。。。给个背景。。)
小说名字:《佛本是道》
小说作者:梦入神机
小说类别:古典仙侠
起点官方评语:“独自扛起06年仙侠小说的大旗!”
[1]封神体系古典仙侠的开山之作,为仙侠类玄幻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一本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代修真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经典之作。
本书的更大成功之处是重新架构了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开创了“洪荒流”,体系严谨宏大。此书将中国古代佛道体系通俗诠释于书中,并且将佛道两家的神话故事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小时候所看过的一些神话人物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身影。《山海经》、洪荒历史、道教神话、佛教神话、蜀山剑侠、民间传说、修真类等等,应有尽有。
这本书打破了幻想文学这块西方魔幻独成体系的历史,与之相抗衡,它能清楚的告诉你仙侠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书成之后,无数跟风之作蜂拥而上。
我们的口号是:发扬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
小说背景介绍
一、天地初开,分立族系
世界本是一片混沌,在其中,鸿钧讲大道,讲开天辟地,定地火风水。大弟子 *** ,女娲,东皇太一(女娲、东皇太一皆为妖族)。另有无数仙、妖、各种存在。听讲人中,有两人,分别为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
不知何时, *** 遵鸿钧法旨,以 *** 幡开天辟地,以太极图定地火风水,分清浊乾坤,开辟世界,演六道轮回,生生不息。 *** 薨,元神化为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那身体精血大部分便化为十二祖巫,还有一小部分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
(十二祖巫:帝江、共工、祝融、蓐收、句芒、后土、玄冥、强良、奢比尸、烛九阴、天吴、弇兹)
鸿蒙开辟以来,便有无穷无尽地世界产生,大多数是一片混沌,并未开辟,在其中,所知有两界:人间界、天界。另有一例外,六道轮回,两界皆在六道轮回附近。人间界无穷大,不可想像之大,称为洪荒。
后女娲造人,人类开始繁衍。东皇太一带领上古妖族,一部分为天庭,掌天,立有天条;一部分为下界子民。此时,称为天皇年间。而十二祖巫掌管六道轮回,立有地规,六道轮回中的 *** 精血随人类、妖族的轮回,附着于魂魄之上,再生出来,便有天生神通,是为大巫,形成巫族。
洪荒之时,有大神通者,不堪人间纷扰,破开虚空,寻找能居住的世界,或自己以 *** 力创造空间(比如阿弥陀佛,演西天极乐)。不知何时,一上古仙人名为镇元子,寻找到了地仙界,无数人间界居民移居至地仙界,尊称镇元子为“地仙之祖”。
*** 元神所化三清,由于经历了开天辟地,不知何时证得了混元道果,为混元无极圣人。又不知何时,女娲也证得混元。又不知何时,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一见菩提、一见莲花,也证得混元。
六道轮回附近,鸿蒙开辟以来,生成地狱黄泉,其中有幽冥血海。在幽冥血海中,天生孕育了一个胎盘,后成为冥河教祖,有大神通,演阿修罗一族,有几大弟子,为:自在天波旬、欲色天、大梵天、湿婆等。自在天波旬又为阿修罗魔王,其妻天妃乌摩。另有因陀罗、毗湿奴、鲁托罗、鬼母等。阿修罗一族吞噬六道轮回的生灵魂魄,增强自身实力。因巫族势大,阿修罗一族不出血海,潜心静修。
巫族之中,十二祖巫有 *** 力,不输于混元无极圣人,有元神,但不得开辟天地之精义,证不得混元。而大巫,则无元神,但天生神通,法力高强,形成共工、祝融、有熊、九黎、防风等许多部落。大巫有夸父、后羿、蚩尤、刑天等等。
天庭中,东皇太一为天帝,手下众多上古妖兽,都是肉身修炼,掌管周天星斗、日月轮回,可借星力修炼,那星斗就是以此命名。那星斗至尊太阳星,更是由自己十个儿子三足金乌交替管理。东皇太一,根据后天之数,创有两大守护阵法,一是周天星斗大阵,二是混元河洛大阵。鲲鹏祖师为天庭妖师,又有计蒙、英招、毕方、饕餮、青牛等妖神。
至此,巫族、妖族势大。
二、巫妖大战,人教而兴
人间界中,不知何时,共工与祝融不知何故在不周山大战,双双身损,其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断,女娲补天。
后,东皇十子犯过天条,东皇责罚轻,大巫夸父不满,行逐日之事,东皇十子杀夸父。大巫后羿大怒,举部落之力,加以巫族各种秘术,造箭射杀九只金乌。后羿又被众多妖神 *** ,东皇第十子取夸父、后羿精气于一葫芦,是为斩仙飞刀。(在封神一战中,东皇第十子化为陆压道人,大放异彩)
由此,引起巫妖大战。巫族有剩余十祖巫,妖族有女娲、东皇太一,又联合三清、接引、准提五大圣人。经此一战,东皇太一被击杀,十祖巫也身损。若干上古妖族身亡,剩余有的躲藏起来,有的归附仙道(如灵宝道君所创截教,被尊称为通天教主),妖族势弱,但控制了六道轮回。巫族虽然势弱,但势力仍强大。
此后阐教(元始天尊所创,其弟子有云中子、十二金仙等)、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无当 *** 等等)兴起。接引道人演沙门,立西方教,接引道人即为佛主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则为二教主。
人间界仍有大巫部落,视妖族、人类为一族(人为女娲所造),仍大战不休。九黎部落蚩尤举部落之力,以巫族秘术造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欲聚十二祖巫之灵为己所用。但人教大兴,轩辕拜师于广成子(广成子为阐教十二金仙之首),广成子助轩辕杀蚩尤,灭其部落,轩辕遂为人皇。其后,轩辕孙颛顼氏又伤巫族首领九凤,灭其巫族。至此,巫族解散,偶尔又出大巫,但不成气候。至大禹时,人教达顶峰。
人间界经巫妖大战后,被打碎成无数块,散落成宇宙,再也不能合拢。六道轮回附近,因太阳星、太阴星残存下来,碎块形成地球,因被阴阳滋润,故有灵气。人间界居民剩余大部分仙、妖、人中,有神通者俱都搬往地仙界,与早先移民过去的居民共居地仙界,有大神通者纷纷开宗立派,地仙界中修行成风。而散落于洪荒深处的居民,因路途无限遥远,却回不来了。
东皇太一身损后,三清推举鸿钧身边童子童女为天庭玉帝、王母。
巫妖大战后,阿修罗一族出幽冥血海,在地仙界、人间界传下道统,为阿修罗 *** 。偏颇教义的法门,结合了巫法、妖术,仙法,为小乘 *** 。
卷539_150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李商隐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卷539_151 「代魏宫私赠」李商隐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卷539_152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李商隐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卷539_153 「牡丹」李商隐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卷539_154 「百果嘲樱桃」李商隐 珠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卷539_155 「樱桃答」李商隐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卷539_156 「晓坐(一云后閤)」李商隐 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卷539_157 「咏史」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卷539_158 「一片」李商隐 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天泉水暖龙吟细, 露畹春多凤舞迟。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卷539_159 「日射」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卷539_160 「题鹅」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卷539_161 「华清宫」李商隐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之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卷539_162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李商隐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 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卷539_163 「齐宫词」李商隐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卷539_164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卷539_165 「青陵台」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卷539_166 「东还」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卷539_167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李商隐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谢郎衣袖初翻雪, 荀令熏炉更换香。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卷539_168 「春风」李商隐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卷539_169 「蜀桐」李商隐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卷539_170 「汉宫」李商隐 通灵夜醮达清晨,承露盘晞甲帐春。 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卷539_171 「判春」李商隐 一桃复一李,井上占年芳。笑处如临镜,窥时不隐墙。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卷539_172 「促漏」李商隐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 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卷539_173 「江东」李商隐 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卷539_174 「读任彦升碑」李商隐 任昉当年有美名,可怜才调最纵横。 梁台初建应惆怅,不得萧公作骑兵。卷539_175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卷539_176 「五松驿」李商隐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卷539_177 「灞岸」李商隐 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卷539_178 「送臻师二首」李商隐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卷539_179 「七夕」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卷539_180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李商隐 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良辰多自感,作者岂皆然。 熟寝初同鹤,含嘶欲并蝉。题时长不展,得处定应偏。 南浦无穷树,西楼不住烟。改成人寂寂,寄与路绵绵。 星势寒垂地,河声晓上天。夫君自有恨,聊借此中传。卷539_181 「马嵬二首」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卷539_182 「可叹」李商隐 幸会东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梁家宅里秦宫入, 赵后楼中赤凤来。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卷539_183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李商隐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 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卷539_184 「别薛岩宾」李商隐 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 漫水任谁照,衰花浅自矜。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 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卷539_185 「富平少侯」李商隐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 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卷539_186 「肠」李商隐 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 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拟问阳台事,年深楚语讹。卷539_187 「赠宇文中丞」李商隐 欲构中天正急材,自缘烟水恋平台。 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卷539_188 「晓起」李商隐 拟杯当晓起,呵镜可微寒。隔箔山樱熟,褰帷桂烛残。 书长为报晚,梦好更寻难。影响输双蝶,偏过旧畹兰。卷539_189 「闺情」李商隐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袍不得知。卷539_190 「月夕」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卷539_191 「杏花」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卷539_192 「灯」李商隐 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卷539_193 「清河」李商隐 舟小回仍数,楼危凭亦频。燕来从及社,蝶舞太侵晨。 绛雪除烦后,霜梅取味新。年华无一事,只是自伤春。卷539_194 「袜」李商隐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常娥著,清秋踏月轮。卷539_195 「追代卢家人嘲堂内」李商隐 道却横波字,人前莫谩羞。只应同楚水,长短入淮流。卷539_196 「代应」李商隐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卷539_197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乐府诗题作杨柳枝)」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卷539_198 「寄永道士」李商隐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卷539_199 「华州周大夫宴席」李商隐 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卷539_200 「荆山」李商隐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卷539_201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李商隐 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 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卷539_202 「过郑广文旧居(郑虔)」李商隐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卷539_203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李商隐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卷539_204 「莫愁」李商隐 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 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卷539_205 「梦令狐学士」李商隐 山驿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晖。 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卷539_206 「涉洛川」李商隐 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卷539_207 「有感」李商隐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卷539_208 「宫妓」李商隐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卷539_209 「宫辞」李商隐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卷539_210 「代赠二首」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卷539_211 「楚吟」李商隐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卷539_212 「瑶池」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卷539_213 「柳」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 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卷539_214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李商隐 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卷五百四十卷540_1 「南朝」李商隐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卷540_2 「题汉祖庙」李商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卷540_3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兼呈畏之员外」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卷540_4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李商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卷540_5 「东阿王」李商隐 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卷540_6 「圣女祠」李商隐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无质易迷三里雾, 不寒长著五铢衣。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卷540_7 「独居有怀」李商隐 麝重愁风逼,罗疏畏月侵。怨魂迷恐断,娇喘细疑沈。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卷540_8 「过景陵」李商隐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卷540_9 「临发崇让宅紫薇」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 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卷540_10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李商隐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 秦树嵩云自不知。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卷540_11 「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卷540_12 「板桥晓别」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卷540_13 「过伊仆射旧宅」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 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干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 *** 寒流吊楚宫。卷540_14 「关门柳」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卷540_15 「酬别令狐补阙」李商隐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卷540_16 「银河吹笙」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卷540_17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李商隐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 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卷540_18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李商隐 梁山兖水约从公,两地参差一旦空。 谢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东。卷540_19 「闻歌」李商隐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铜台罢望归何处, 玉辇忘还事几多。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卷540_20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李商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 不道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卷540_21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李商隐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 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卷540_22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李商隐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 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 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 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卷540_23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李商隐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峡中寻觅长逢雨, 月里依稀更有人。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卷540_24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卷540_25 「重有感」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 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卷540_26 「寿安公主出降」李商隐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 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卷540_27 「夕阳楼」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卷540_28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卷540_29 「中元作」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 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卷540_30 「鸳鸯」李商隐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 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卷540_31 「楚宫」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 *** 逐恨遥。枫树夜猿愁自断, 女萝山鬼语相邀。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卷540_32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卷540_33 「宿晋昌亭闻惊禽」李商隐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飞来曲渚烟方合, 过尽南塘树更深。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卷540_34 「深宫」李商隐 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狂飙不惜萝阴薄, 清露偏知桂叶浓。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卷540_35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李商隐 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 霜露欹高木,星河压故园。斯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卷540_36 「寄裴衡」李商隐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卷540_37 「即日」李商隐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卷540_38 「淮阳路」李商隐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 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卷540_39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李商隐 曲岸风雷罢,东亭霁日凉。新秋仍酒困,幽兴暂江乡。 摇落真何遽,交亲或未忘。一帆彭蠡月,数雁塞门霜。 俗态虽多累,仙标发近狂。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 万古山空碧,无人鬓免黄。骅骝忧老大,鶗鴂妒芬芳。 密竹沈虚籁,孤莲泊晚香。如何此幽胜,淹卧剧清漳。卷540_40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卷540_41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李商隐 积雨晚 *** *** ,相思正郁陶。不知人万里,时有燕双高。 寇盗缠三辅,莓苔滑百牢。圣朝推卫霍,归日动仙曹。卷540_42 「武夷山」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卷540_43 「一片」李商隐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卷540_44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时二公从事商隐座主府)」李商隐 红莲幕下紫梨新,命断湘南病渴人。 今日问君能寄否,二江风水接天津。卷540_45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李商隐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茅君奕世仙曹贵, 许掾全家道气浓。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 不知他日华阳洞,许上经楼第几重。卷540_46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李商隐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卷540_47 「四皓庙」李商隐 羽翼殊勋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 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卷540_48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空庭苔藓饶霜露, 时梦西山老病僧。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卷540_49 「安定城楼」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卷540_50 「隋宫守岁」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 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之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卷540_51 「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轮所)」李商隐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 欲就行云散锦遥。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卷540_52 「即目」李商隐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大势真无利,多情岂自由。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卷540_53 「相思(一作相思树上)」李商隐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卷540_54 「茂陵」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觜, 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卷540_55 「镜槛」李商隐 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仙眉琼作叶,佛髻钿为螺。 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月中供药剩,海上得绡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圣水磨。斜门穿戏蝶,小阁锁飞蛾。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鈋.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驼。 桥迥凉风压,沟横夕照和。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想像铺芳褥,依稀解醉罗。散时帘隔露,卧后幕生波。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岂能抛断梦,听鼓事朝珂。
专属于道教的“文玩”物件有很多,大多源自法器、法具、什物的范畴,需要特定的 *** 工艺和手法才能成型。
今天,喜欢挖掘新奇、 *** 、好玩的神秘传统文化的大愚和大家聊一下专属于道家的“文玩”。
手串题主所说的念珠手串,几乎被佛珠所垄断了,可能是题主所看到文玩产品,大都是在念珠上刻录了佛家 *** 、咒语,但据我所知,市场上还是有刻录道家法咒的念珠的,比如,有的手串念珠上刻有“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的九字真言,就属于道家的文玩,还有玉石葫芦之类的,当然了,这类的文玩产品只能算是最普通的, *** 一搜一大堆,而我下面要说的是专属于道家的特别“文玩”。
专属于道家的特别“文玩”物件,大多都源于法器、法具,所以,严格来说,大都需要特定的 *** 工艺和手法才能成型。
玉葫芦1、章函:指用来存放章表的匣子,也称为“木函”。成书于南宋时期的《灵宝玉鉴》中称,木函是“用柏木或梓[zǐ]木,长一尺二寸,阔四寸,润年加一寸,用法师中指中节为度,不可用胶,函下开函”。
明代《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对木函的 *** 方式,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章函用柏木或梓木为之,长一尺二寸,润月加一寸,阔二寸四分。不得用胶漆,只以木丁亚缝为之,如木匣样。木性一直顺上,不得倒使。合成,用香水浇过,恐匠者手足不净。上不写某宫曹及法位名。临时,止以青线三度缠之,其十字结处及两头,并用黄纸用印贴封之。”
根据上述典籍的描述,章函只能用柏木和梓木 *** ,长度和宽度都有明确的标准,还不能用胶水沾缝以及上漆,木片的纹路还得由上往下走,不能倒着来,做成成品后,上面要用香水淋过,这个香水可不是现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而是由天然花瓣所 *** 出来的香水,最后用清线绕三圈,再封印。
可见,传统道家章函的 *** 是非常严谨的,如果能找到一个这样的物件,马上就“盘它”!
2、笏[hù]:又称为“简”、“朝板”、“手板”。这个物品,应该在很多古装剧中常常会见到,就是古代用来书写记事的竹片,大臣们上朝的时候用手拿着,叫“笏”,是“使勿遗忘”的意思,秦汉时期一直道唐朝时规定,官绅阶层和六品以下官员的朝板是用竹制的,所以,也称为“简”。
南北朝《洞真太上太霄琅书》中称:“笏者何也,忽也,勿也。轩辕之世,以竹为之,长二尺四寸,广三寸,厚三分,饬以象骨,加以鱼须,持之於手,插笔於头,君上有命,恐勿有忘,是以书之,使勿漏失,遵奉施行,记之简牍,毕则拭之,有事如先。”
木笏北朝后,道教就有了执笏朝拜的礼节,古代道士行礼时,手持《三皇内文》一轴,执笏行礼,但凡诵经礼忏,朝拜仙真的时候,都要执笏当心。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称:“凡道士、女冠,欲参经法,皆预备法衣。既告斋传法位讫,即须冠带法服,执简称名位,拜其本师,朝谒太上。”
而到了现代,道教科仪中,依然执笏朝圣的礼节。
“笏”最常见的是木笏、竹笏,也有用玉石做或者象牙做得笏,称为“玉版”。
明代的玉版3、令牌:又称为“雷令”或“五雷牌”。可以用金属或者木制成,造型为长方形,上面雕刻有文字和符箓图案,在道士行仪作法的时候,以令牌召役雷部神将的法器。
根据明代《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记载,令牌是“取雷击枣木制成,长五寸五分,阔二寸四分,后五分。先择吉日,依式造之,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以锦囊盛之。”
雷令可见,令牌一般都是用枣木或者其他硬木雕刻而成,在宋代后,雷法盛行,就以雷击枣木作为上佳的 *** 材料,而且,雷令有一定固定的式样,需要选择一个吉日制造,在令牌的四周,需刻下二十八星宿之名,才算 *** 成功。
而且,雷令和雷法相辅相成,只有修持雷法,雷令才能有效用,不然只能当作普通的木制文玩物件。
侧面刻二十八宿名4、如意:道教的一种法器根据明代朱权所写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介绍,如意是“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金明七真《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介绍,如意“虽非天尊左右急须,亦道士、女冠供养切要,并随时造备,不得阙替。”
可见,如意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种法器,而后世道教所用的如意,长度不等,大多用玉雕琢而成,形状大多像灵芝状。
5、法印:是指在道教科仪文检和符书上,加盖刻有仙真名号或灵宝醮坛的各种印鉴。南宋金允中在《上清灵宝 *** 》中是这么说的:在上古之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因此,道教唯有修真炼本而飞升,无需印篆。到了中古以后,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因此仙真们想出了一个 *** ,以救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
道教用印,重在以印检束心身,印心而非印木。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 *** 》中称:“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后,惟在心印。故曰:天有印,则 *** 皎然。人有印,则神室清明。”
道家法印道教中,各个道派皆有自己法印,正一派多用天师印、阳平治都功印、雷纹印等;神霄、清微、净明等派也都有自己的法印,著为定式。
明代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五收有四十多种印篆,品目不同,用法各不相同,如道经师印、道君印、元始符命印、灵宝 *** 师印,等等。
好了,前面详细介绍了五种具有道教代表性的物件,当然了,可以用来作为“道教文玩”的物件还有很多,如:葫芦、香炉、法铃、木鱼、尘拂、钟鼎、镇钱……等等。
道家尘拂但必须要提醒的是,如果只是用来作平常盘玩的物件,那它只是一件没有任何作用的物件,就和在手串上刻上真言法咒一样,没有任何效果,它只是一个“文创产品”。但如果你是有道教的信仰,就要把道家法器、法具和文玩物件彻底分开,在道教的世界里,法器、法具是需要供奉的,而不是去盘玩、亵渎。声明:图片源自互联网。
更新于: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