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信(1935—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嵊县人。1935年11月15日出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动物遗传育种学。
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83)、教授(1988)、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3)、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
长(2002)、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聘院士(2006.7.10)。1995年中国农业大学由原来的北京农业大学改立后,任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至2004年4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等。吴常信的研究成果有8项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981年回国以来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篇论文分别在17次国际会议上发表;获国家和省部级技术改进、科技进步、科技推广、科技情报等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6项。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到2004年已培养博士生45名,硕士生40名。
吴常信教授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由于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成绩显著,在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同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由中组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五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吴常信院士主持的“节粮小型蛋鸡育种”和“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参加的“猪繁殖力的DNA标记”于2001年获美国专利局专利,又于200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吴常信长期从事动物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研究。在选种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数量性状隐性有利基因”的假设,并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在参数估测中,首次提出多胎动物“混合家系”的概念,推导了计算混合家系亲缘相关的理论与近似公式,这在改进遗传参数估测方法上是一种创新,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在蛋鸡育种中,应用合成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我国蛋鸡育种由于长期闭锁选育造成的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动物遗传资源的研究中,系统解决了保种群体大小、性别比例、世代间隔、近交程度、选择作用等一系列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了“优化保种设计”。近年来主持完成的“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项目,在国际上首先实现小型蛋鸡产业化生产。
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选育
(1976~1985)
吴常信教授是该项目的主持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制订北京白鸡的育种方案,进行育种理论和技术指导,解决了从商品鸡中育成纯系
和配套系的理论与方法。经过9年7个世代的系统选育,育成了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的我国优良白壳蛋鸡种。到1985年鉴定时,已在国内推广6000多万只,经济效益达2.12亿元。该项成果已获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又获国家星火一等奖。(1983~1995)
这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吴常信教授是内蒙古良种细毛羊育种协作组的成员,是“良种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计算与应用”课题的主持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绵羊育种资料数据库,进行了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育种参数计算,对种公羊做出育种值排队和制订了选择指数。1985年“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育成”项目通过鉴定,1987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2~1985)
主要参加北京地区黑白花奶牛的育种工作,对北京市种公牛进行了育种值的计算,提出了公牛后裔鉴定方案和种子母牛的选配计划。他也是北方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成员,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品种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负责人,1976年提出“北方黑白花奶牛品种标准”。“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育”项目已于198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9~1984)
吴常信教授是该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和组织者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多胎动物“混合家系”的概念,推导了混合家系亲缘相关的计算公式,改进了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提高了多胎动物选种的准确性。该项目于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1986~1995)
主要成就是提出蛋鸡合成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由他主持的蛋鸡攻关课题,在“六五”期间育成“农昌2号”浅褐壳蛋鸡;在“七五”期间育成“农昌1号”褐壳蛋鸡。这两个鸡种不但分别达到了“六五”和“七五”国家蛋鸡攻关指标,而且在产蛋总重量和饲料转化率上都居全国参加测定的各组之首。特别是“农昌l号”还超过同期测定的国外褐壳蛋鸡良种“星杂579"的产蛋水平。他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蛋鸡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结果,丰富和发展了蛋鸡育种的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理论中“闭锁”和“纯”的观点的束缚,解决了我国蛋鸡育种长期闭锁群选育造成的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该项成果于199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1997)
该项目经过8年的选育,成功地将肉鸡中的小型(dw)基因引入到中型褐壳蛋鸡,育成了小型蛋鸡纯系。用这种小型鸡作父本与普通型蛋鸡杂交,后代商品鸡为矮小型。与普通蛋鸡相比,小型鸡的体重小20%~25%,可提高饲养密度25%~30%。在一个产蛋周期中(72周龄),虽然5,-/~‘l一1.2kg的鸡蛋,但可节省8~10kg饲料。每只小型鸡可比普通蛋鸡增加收入8~10元,料蛋比达到2.1:1,超过了国际上优秀普通型蛋鸡测定站测定的水平,对我国利用有限饲料资源生产更多的鸡蛋有重要意义。至今国内外尚无同类鸡种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报道。“节粮小型褐壳蛋鸡的选育”项目于1998年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年,该项目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
(1986~1998)
由吴常信教授主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13年的努力,已于1999年通过鉴定。该项研究系统地阐明了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分析了影响保种的遗传因素,提出了保种的优化设计,解决了保种群体的大小、世代间隔的长短、公母畜最佳的性别比例和可允许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保种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反映出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邀请他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在亚洲动物基因库培训班上讲授他的保种理论与方法。与国内外已有的同类研究相比,该项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方面还是在理论与技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保种理论和保种优化设计的提出,反映出高水平的学术创见。在研究方法上,把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动物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综合应用于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该项目于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常信院士在国内外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兼职如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
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
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
科技部国家奖励评审专家养殖组组长
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执行副主编
《中国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主任
《中国畜牧杂志》编委会主任
《亚洲—澳大利亚畜牧科学》编委。
●论著
为建立安全_优质_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而努力
畜牧兽医的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
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中几个学术问题的讨论
关于优质鸡育种与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有关我国猪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我国蛋鸡育种的策略探讨
畜禽遗传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新年话家畜
积极推进分子生物技术在我国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猪育种技术
分子生物技术在中国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
畜禽保种“优化”方案分析
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畜禽主要经济性状(肉、蛋、奶)的遗传改进与育种新技术
●著作
《中国家禽研究》
●主编
《英汉畜牧词典》(与阎汉平合作)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