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大动作片之一——《杀破狼》

世界名人榜西瓜头条号 · 2024-09-19 13:36

前两天发表了香港有三部至今无法逾越的动作片,李连杰占了一部,就是《精武英雄》,还有两部就是甄子丹的《杀破狼》及《导火线》。许多读者留言说,大部篇幅都在说《精武英雄》,能不能详细说说《杀破狼》!好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聊聊《杀破狼》。

《杀破狼》是由叶伟信执导,任达华,甄子丹,洪金宝和吴京主演一部时装警匪功夫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即将退休的督查陈国忠、黑社会老大王宝、新任督查马军之间的生死搏斗。影片于2005年11月18日在香港上映。

令人遗憾的是,《杀破狼》在当年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血腥、暴力、黑暗的动作场面和故事直接导致影片无缘内地影院。甚至在大陆后续发行的正版光碟中,影片结局也经过删减,导致影片叙述不流畅及艺术性下滑严重。

而片中综合格斗展现的凶狠与真实虽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能接受的也只是小部分群体,普罗大众对动作片的接受程度仍局限于“花拳绣腿”,《杀破狼》中血腥、凶狠的实战风一时让大众难以接受。

可以说《杀破狼》和《导火线》既是甄子丹的巅峰,更是其演艺生涯最大的遗憾。甄子丹将最好的自己献给了这两部影片,换来的却是票房惨淡的结局。倒是这部片让人对吴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只要一提起吴京,除了想到他的《战狼》,就是《杀破狼》了。

虽说以MMA综合格斗风格在影坛上“开宗立派”,但没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缺乏票房号召力,贴近实战的综合格斗风终究只能是曲高和寡,甄子丹终究难被大众所认可。

这片子很血腥,但《杀破狼》是充满情义、为情而杀。

《杀破狼》这个名字非常特殊,在片头有字幕:杀破亦即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它的变化既能创造也能毁灭属于你的美好世界。但即使有这样的释义,也还是难以明白片名和剧情的强关联性,除了马军有句和陈国忠的对话中提到“破军”这个宿命。不过从字面和读音上看,这三个字的确也硬邦邦,有杀气和煞气。剧中弥漫着的,就是杀气。正邪两派,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它凌厉、强硬、充满霸气、暴戾、绝不拖泥带水、棱角分明,几位主角和主要配角都非常“悍”,不管是看功夫,还是看剧情,都“好看”——好看是中性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酣畅淋漓亦然。若说到感情色彩,就是压抑。

先要说吴京,无情地讲,他非常出彩,整个片子里,他讲话不多,仅只几句对白,主要在于动作。冷血、迅捷,将短刃玩得出神入化,这个人,不像人,反而像他手里的短刃,整个是人刀如一的感觉。相比之下,杀死卧底的那个杀手就逊得不能再逊,用枪,长相猥琐,逃得狼狈万状,死得不清不白。以前看过吴京演的电视,但忘了是哪部,对他的角色也没鲜明印象,感觉中他的娃娃脸是一大障碍,演员最忌这种定型,但《杀破狼》中的吴京,可以说颠覆了从前的所有形象,麦芒色的头发,冷峻的带点邪气、玩世不恭的眼神,笑中所含的杀气,下手时的利落、残酷,可以说除了吴京这个名字,仿佛没有一点和从前的角色相连,这是杀手阿杰,甚至不是吴京。

吴京作为电影《杀破狼》的特别演出演员,确实给观众带了特别的感受,吴京在电影《杀破狼》中的戏份并不是很重,准确意义上来说,只能算得上是配角,虽然吴京只是电影《杀破狼》的配角演员,但是吴京的表现十分的出色,给观众留下了的深刻的印象,吴京和甄子丹的巷战戏被称为教科书式对打戏,至今为止,很少有超过吴京和甄子丹巷战的对对打戏。在电影《杀破狼》中,只要有吴京出场的镜头,基本上就有对打戏,如果单独讲吴京在电影《杀破狼》中的镜头剪辑出来看,完全就像是吴京的个人动作戏宣传片,吴京在电影《杀破狼》中的动作戏,不仅动作干净利索,而且姿势十分的帅气,吴京的每一场打戏都让人热血沸腾,吴京在电影《杀破狼》中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一些主要演员的表现。

特别是与甄子丹那段巷战,这段三分钟的对手戏,有四十秒是甄子丹和吴京的自由发挥。

两位当时正当壮年的动作演员,在狭窄的巷子里,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械斗大战。

这场戏,甄子丹打断了四根警棍,吴京被打的叫苦不迭。

甄子丹的执着和吴京的牺牲促成了这段足以载入影史的打斗盛宴,《杀破狼》也一举拿下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证人的死,对于陈国忠,是巨大的转折点。没有证人,王宝不能伏法,他昂然走出警局,照样逍遥法外,照样气焰嚣张,陈国忠铤而走险,以车相撞,这里,充分体现出一个执法人员的无奈。他知道用正常程序奈何不了王宝,所以要走捷径,但此处体现出黑白两道的微妙差异。凡是有关黑社会的片子,黑帮总会狠过正方,不狠,不足以立稳脚跟。证人被杀那场,陈国忠刚刚感觉有异,那辆车已经撞上来,避无可避,对方是不要命式的,只要你死,赔上自己的命也无所谓。坏人往往有这样的胆气,但好人要么狠不到位,要么狠得缺少技巧,所以前一场撞车的后果是两死数伤,后一场撞车的结果还是要下车对决,且又因交警的到来而无法真正决战。或者说此时的陈国忠还没有必死之心。在后面的片断,愈来愈显出不要命的架势。

陈国忠知道自己得了脑癌时,很平静,也许作为警察来讲,刀头上舐血的生涯,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是不甘心,一为仇,二为无法再照顾养女。当他平静地对阿华说,自己患了肿瘤,阿华平静地听,似乎无动于衷,陈国忠离开后,也仍然是平静的样子,端起咖啡,喝,一停,重重地顿在桌上,和适才的平静相比,这是个极端的表达,更有冲击力。

镜头一转,是阿华对陈乐说起陈国忠的病。兄弟情义,就是这样一步步揭示出来。因为警察的工作时刻处在危险之中,所以,同在一个战壕出生入死,培养出来的情分自然不同,这应该也是和常人有别的,所以更见血性。

就因为这份血性,所以对与错、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反而混淆。和《无间道》的视角不同,《杀破狼》重点揭示正义方在法律面前的无奈,作为执法者的警察,因为缺少证据,所以无法把巨奸大恶绳之以法,法律本该是扬善惩恶的,但是规则只适用于守规则的人,有时候也会成为枷锁,陈国忠眼看着证人夫妇在自己眼前死去,明知道是王宝所为,但苦于没有证据,而王宝事实上是利用法律,直接毁灭证据,所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在此剧中,反而成了王宝保护自己的工具,这未始不是强烈的讽刺。一众古惑仔到警局闹事,要求投案,对此,警察反而是惶惧不安的。街头对峙,王宝和古惑仔摔酒瓶,也是张力十足的桥段。洪金宝把王宝的气势诠释得极好。面见律师时,他堂而皇之地要过手机来打,年轻的警察呵斥他,却被他凌厉的眼神镇住,只能任他把手机藏在身边,而这事实上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如果不是这部手机,王宝在狱中就不会调兵遣将,找到报案人,并且拿到录像副带,及安排杀手屠戮阿乐、阿琛和阿华。王宝说:“做错了事,就会尝到后果的。”这句话,也还是讽刺,即使王宝最后死了,为了杀王宝,所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据说港版的结局,是王宝醒过来,刺死马军,破窗跳楼,却正好把等在楼下汽车中的妻儿压死。这个结局,虽然对王宝的妻儿非常残酷,但却也正呼应了王宝的这句话,同时交代了马军的结局,应当是完整的。

马军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他目睹陈国忠等几人杀死杀害卧底警察的凶手时,是愤怒的,指责:“你们一定是错!”但当陈国忠提起他当年一拳将疑犯打成白痴的时候,他无语可对,镜头随即切换到他陪被自己伤害的白痴去打游戏,故意输给他,让他在游戏里过英雄和赢家的瘾,他的追悔和内疚,如同陈国忠抚养海儿——而在这里,又是一个反讽,政府在这里又充任什么角色呢?如果因涉案而被伤害的人们,都由与此有关的警察负责照顾,那么,能够照顾多少呢?

多少,几时,是问题,金钱,也是问题。开始的时候,看到阿乐把钱藏在后尾箱,而面对陈国忠有些畏缩的样子,再到后面他问马军是不是想过不做警察,真要怀疑他是否有异心,但到华哥坚持撑住,也要把秘密告诉马军:“我们拿了王宝的钱,我们要替忠哥抚养女儿”,才恍然明白,为什么在海边的时候,华哥说:“什么也不要跟忠哥说,帮他看着那女孩”是什么意思,而这个时候,只觉得心痛个不住。他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实现用对的方式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暴制暴,以栽赃、伪证、恐吓等手段,只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一个交待,为了使坏人受到惩罚,但结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无比温馨的父亲节之晚,却是离魂迷离夜。阿琛刚刚还在同女儿相聚,最后,却猝然死去,连打开女儿礼物的机会都没有,看着他血泊中徒劳伸着的手,正义的无力和邪恶的嚣张对比强烈。阿杰向阿琛走去的时候,阿华是想示警的,但是无法发出声音,危机迫近,而阿琛还在温馨的气氛中,丝毫感觉不到大难来临,又是极其强烈的对比。

这样的剧情安排,扣人心弦,也把观众拉进剧情。观众在幕外,如同阿华,知道,但是发不出声音,只能徒呼荷荷,眼睁睁看着阿琛倒地,眼看着阿华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阿乐,最年轻的阿乐,死的过程是最长的,这个情节长得让人发疯,马军站在栏外,眼看着阿乐鲜血喷涌,生命一点点消失,看着他倒下,呼出长气,他在栏外,无能为力,如同困兽,这次目睹,也是他完全走向陈国忠同一条路的关键一步。是他陪着阿乐来,却以阿乐的死亡告终,是陈国忠托他去照应阿华和阿琛,他又是晚了一步。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一如陈国忠经历卧底警察阿伟被杀害,他所允诺过的,他不能实现,而与之相反的是,王宝说的话,却都实现了,谁比谁更强悍?谁比谁更狠?作为警察的陈国忠和马军,最终选择的是抛弃警察身份,去除一切迂回曲折的过程,不理任何证人证据,直接以硬碰硬,以杀止杀。

自然,代价又是巨大的,这次的代价,是马军的前途(或者还有性命)。陈国忠的狠,有一个底子,是他患了脑瘤,左也是死,右也是死,杀了王宝,算是赚的。马军和阿杰、马军和王宝对决的两场,都非常狠烈,尤其是前一场,阿杰因为有前面几场杀人的场面,所以会让观众为马军捏一把汗,两人都是武打好手,所以这场以短制短、贴身肉搏的戏,非常精彩,到后面阿杰被刺中,血溅白衫时,让人松一口气,马军刺杀阿杰的手段,其实颇有些阿杰的风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但招式比阿杰更快,更狠,赢在速度和力度上,而且还是用阿杰自己的刀,这场非常血腥的戏,因为有前面阿杰杀人的铺垫,所以不会让观众太反感,甚至会感到“解恨”。——这个时候,枪退位,冷兵器上场,而整场戏中,枪基本没发挥太大作用,阿伟被害那场,也是王宝先用高尔夫球棒殴击,然后杀手一枪打在阿伟眉心。马军交出枪和警徽,代之以刀,原始武器似乎意味着快意恩仇的旧武侠时代,就逻辑上,可能和新式社会以枪为主流不相吻合,但在表现主题上面,刀却起到更好的作用。——当然,刀也是双刃的,在伤敌的同时,也会伤了自己。对阿杰是这样,对马军、陈国忠,同样是这样。所以这样的结局,注定了是两败俱伤,因此也更为悲壮。

几场激战,每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作为动作导演的甄子丹,设计是到位的,《杀破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又不仅是武打,事实上是综合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剧情,这个打法就很突兀,而如果不是这样打法,剧情又不具备张力,容易流于庸俗。

因为太多的打和杀,片子整体的基调是暴戾的,大部分的时间,也笼罩在黑暗中,但是偶然几个白天的镜头,起到中和的作用,画面清新,如海边的几场,如王宝和妻子的对话,及和海儿在医院的对话,而往往这些片断,都是过渡,接下去,会有一个突然的转折,就象刚刚才是一个美丽的郊外景色,转过去,就是阿伟被杀的现场。画面剪辑中不少处都用到两个甚至更多画面并行的方式,在一个画面上多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展现,使画面有纵深立体感,是种新颖的方式。

影片的几处细节也颇耐人寻味,前后呼应对照,而不是象很多片子那样,留太多谜题。第一遍看到最后,不明白那三双鞋子从何而来,代表什么,觉得很突兀,重看一遍的时候,注意到陈国忠带着女儿和三名属下在海边,阿华、阿琛、阿乐脱了鞋子站在水里陪海儿玩,陈国忠和马军在一边谈话。最后的镜头是闪回这段回忆,空空的海滩,而那温馨的画面,却连记忆中都不再有——拥有记忆的人都死了,海儿还小,未必会记得。海儿和被马军打成白痴的疑犯,都是失去了记忆,但他们反而是快乐的,海儿甚至可以走到王宝面前,请他吃糖。背负着记忆的人,如陈国忠,却无法释怀。马军第一次到警局,在门口,和陈国忠等人的车擦身而过,两边有一个短暂的对视,然后,马军走进办公室,而陈国忠等人在车中议论及去抓人。此时,两边的镜头在此与彼、虚与实之间切换,一边是马军在办公室走过每个人的办公桌,凭借桌上的零星物事猜知主人,一边是紧张的搏杀。镜头数次扫过阿琛和女儿的合影,父亲节接到女儿电话时,也是如此,父亲节是一个巧妙的时间段设置,串起每个人的亲情。阿琛和陈国忠,一个有女儿,一个有养女,所以快乐显而易见,阿乐也想起远在巴西的亲人,阿华和马军相比之下似乎比较淡漠,阿华问起马军父亲的时候,马军只淡淡地说死了,阿华则悻悻地说自己也当父亲死了,但在公用电话亭里,他还是忍不住挂一个电话给母亲,当知道父亲其实已经去世的时候,意外而失落。而马军,其实是把父亲深藏心底,他的暴戾,未必没有因为父亲之死而受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受别的影响,在和王宝决斗之时,手机里王宝妻子的声音,使他松一松手臂,使王宝能够发生,那一刹,他也许想起了那个白痴疑犯,也许想起了陈国忠的养女,但这不是放过王宝的理由,所以,接下来还是生死搏杀。

情节上,因为妻儿,王宝的形象也显得立体,但王宝的妻子形象就太苍白了,身为妻子,她不可能对王宝的所作所为一点不知道,在知道的情形下,表现得这样柔顺,不合常理,换言之这不是一个合格的“黑社会阿嫂”(《无间道》中刘嘉玲饰演的Mary更象一些)。或者也可以说,这里面还有可挖掘之处,《天下无贼》中,贼婆因为有了孩子而向善,混在黑道的人,往往都怕报应,所以有了孩子的王宝,除了对妻儿的情感以外,杀气是否能够适时收敛,其实大有文章可作。这样增加了波折,剧情会更加复杂,深度增加。因为即使王宝向善,陈国忠他们也不会放过他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旧帐,还是得算,但这样一来,黑、白、中间路线这三条线都会再曲折一些。——这是设想了。

另外一个情节上的漏洞是中间的三年的时隔。这个时间太长了,陈国忠的病,能否支撑到那么久,不好自圆其说,小女孩没有换人演,三年如一日,这样和常理有悖,不知道编剧在这里有什么深意,其实一年的时间应该就可以了。

如果港版结局属实,王宝、其妻儿、马军均毙命,而在末尾,陈国忠病情发作倒下,那么可以说,这是一部狠得彻底的片子,好人坏人都死光,一点希望都不留下,干净利落。

不管是哪种结局,戏外留给人的惆怅,都会很久很久。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