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为什么小时候看《西游记》时,会感到快乐,可长大后再去看,却是满眼的心酸?”有网友这样回答:
越长大,越发现,西游记中的人际关系,和现代社会何其相似。每个人表面都如佛祖一样,和和善善,可实际上,内心却如白骨精一样,瞬息万变。高深莫测的交流,居心叵测的算计,无论何时,人都在经历属于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自我的焦虑,总逼着自己做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
张爱玲曾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的底气。人都是被磨出来的,不经历八十一难,怎修得七十二变。年少时看孙悟空,总觉得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寄托着儿时所有的想象。可成年后却发现,孙悟空之所以会强大,是因为他内心的不甘与恐惧。孙悟空刚当上美猴王时,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不胜欢乐。突然有一日,他开始焦虑忧恼:
可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花果山该怎么办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若一味享受,就会陷入“舒适区陷阱”,从而失去对未来的掌控。
想要生活有所掌控,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正如孙悟空听从通臂猿猴的话,决定离开花果山,云游海角天涯,去寻一个不老长生之法。可这一切,远没有想象的简单,他串长城,游小县,在东胜神洲游荡了八九年。在人们异常的眼光和嘲笑中,依旧孤苦伶仃的坚持着自己的求学之路。菩提祖师隐居的地方,门口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是指“寻”;斜月三星,即指“心”,孙悟空一路西游,一路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心”的过程。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好起来。《内外动机》一书中,曾讲过:“探索自我动机,是一个人改变的最重要方法。”生活中,有太多人和生活较劲,跟自己纠结,归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改变根源。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需求,理解了需求,就探索到了真正的改变。可自从结婚生子后,他的脾气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人一旦自我动机发生改变,他的行为举止自然也会有所变化。有句话这么说:“当一个人有了软肋,才会开始变得成熟。”就如孙悟空一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与众人的相处和合作中,变得兼容,变得成熟。从桀骜不驯的“泼猴”,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孙大圣”。当我们有了自己想保护的人,想守护的信念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强大成熟。有人说,西游记诸多角色,最爱的是猪八戒,最恨的也是他。爱他,是因为他有着凡人该有的爱恨贪痴,有着一份遇而安的自在与忍耐。恨他,是因为他心性拙劣,贪闲爱懒,面对矛盾,总是添油加醋,让局面更加混乱。猪八戒的欲望最多,也最杂,取经路上,吵着散伙的是他,可去请大师兄救师傅的也是他。更新于:2022-11-26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