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情商:不评价任何人

国学生活 · 2022-08-11 12:42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的最高智慧,是不带评论的和任何人相处。”

深以为然,经历越多,便越是懂得:位置不同,风景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人生这条道路,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功课。

智者不评人,愚者常妄言。

生活中,无论何种处境,都能做到知人不评人,明事不论事,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最高级的情商。【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得意时,不论人非
《道德经.第二章》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世间之物,我们从未真正持有。有得有失,才是人生的常态。所以,他们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使在得意时,也始终谨慎低调,谦虚平和。
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他人;不夸耀自己,也不挑剔别人。从而始终稳步前行,积攒好运。
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古时候,有位秀才,幼时,家境贫困。乡人避之不及,还常恶语相待。
后来,在京城里做了大官。
一日,回老家时,当地的官员纷纷来拜访,说起往事,他说:“乡人们待我很好,还请多关照他们。”
夜里,妻子不解的说:“为何不说实情呢?”。
秀才说:“多说无益,别人的好要多说,别人的坏要忘记。”
后来,大家听说了这件事,都惭愧不已,也更敬佩起他了。
人在逆境时,保持沉默是本能;在顺境时,仍能不论人非,心存善意,才是本事。
《弟子规》中有云:“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人生在世,事事难料,人心更是难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是总关注他人的缺点,只会让自己寸步难行。
人这一生,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大多数都是命中注定的,都是成就我们的机缘,锻炼我们的心性,关注自身,常怀感激之情,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失意时,不念人过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知常容,容乃公。”
意思是:知道自然规律的人,便会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放下他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这是为人的善意,也是处事的公理。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豁达的人。因立场不同,王安石变法过程中,苏轼受到牵连,被贬他乡。
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而这时朋友远去,亲人也相继离世。
身处困境,但他从不怨恨别人,念人过错。
有人问起王安石,他总是称赞其为人坦荡,学识渊博。
正因如此,皇帝问起他时,王安石也对他称赞有加,后来,才有了被调回京城的机会。
孔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命运往往很难预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如果总是把错误归咎于他人,就只能让自己越陷越深。
调整好心态,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风雨,才会穿过暴雨,走向阳光。唯有不抱怨的人,脚下才有路。
闲谈时,不评人事
《道德经·第五章》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言多必失,人生最忌讳的就是谈论别人的事。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嘴。道人长短,谈论他人的事,于人无利,于己无益,最终只会让自己深陷困局。
相传,和珅的府上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和珅家里有一个仆人,很爱打听别人私事。
一日,他无意间听到了和珅和妻子的对话。
于是,在一次酒醉后,便对其他的仆人说:“你们知道吗?和大人,年轻的时候家里特别贫穷,还当过侍卫呢。”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和珅那里,就全变了味。
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这名仆人被赶出了京城。
《醒世恒言》里讲:“事不关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多言。”
闲言说多了就成了是非,闲事管多了就变成了麻烦。
闲聊时,不评价他人的事,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大智慧。
   ▽
智者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他人事,勿多言;自己事,多关注。从而能够免去灾祸,提升修为。
走过半生,见的越多,越是理解别人,也更懂得自己。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取悦别人,而是善待自己。不评价别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得意时,不评论人非,是一种格局;
失意时,不责怪人过,是一份豁达;
闲谈时,不谈论别人,是一种修为。
余生,愿我们都有不评人的善良,同时也能收获他人的善意。
更新于:2022-08-11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