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芦花飞雪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爱情是年轻人的事,结婚则成了父母的活。
文学作品中讴歌爱情的多,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书写结婚的少,因为这是生活中的俗事,没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涕,只有生活原来的模样:琐碎而繁忙。
十里不同俗,但大体风俗还是一样的,在我们家乡,一对新人经过一年或者多年的卿卿我我、长途跋涉,终于走向婿姻殿堂。
首先,是同日子,定彩礼,日子则是由双方父母跟据孩子们的生辰八字由当地风水先生,选几个黄道吉日,再由双方父母敲定。
抬头家闺女,低头找媳妇。
一般是由男方父母登门到女方父母家去。女方亲家则高接远送,热情款待。拿出珍藏多年的女儿红,大都适可而止,不敢一醉方休,怕耽误了正事。
彩礼是婚姻的物质基础,也由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三大件由六、七十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八、九十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女青年择偶标准也由六七十年代的一兵二干三工人没有办法嫁农民,到八十年代,在尊重知识的年代找个大学生则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在精英教育年代,大学生是凤毛麟角。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找个老板又风靡一时。
彩礼到了二千年以后则变三金一木,三金是指耳环,项链,戒指。一木则是木兰摩托车。后来三金演变为三斤百元大钞。在二十万左右。
见面礼则为一万零一元,说明是万里挑一。
再后来,随着商品房兴起,一般由男方买房,女方买车。
这期间一对新人,照婚纱照,布置新房。
现代人们把结婚人数变少归为彩礼高是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是男女比例失调,和年轻人往大都市跑。女性自我觉醒,不愿下嫁有关。农村地区则是要求县城有房家中有车,外边有工作。结婚条件提高有关。
由于几十年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结婚,有种结婚不离家模式,财产独立,有时在娘家住,有时在婆家住,也有自己小天地,如果生两孩子,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
也有裸婚的,两人感情好,不在乎是否有房有车,证一领,发发朋友圈完事。这使我想起《天仙配》中的一句台词:夫妻恩爱苦也甜。
其次,响门是结婚的演习与热身,因为第二天结婚要早起,有离得远亲戚朋友前来住下帮忙。也告诉左邻右舍我们家要办喜事了。
最后,便是结婚。
定饭店,算算亲朋好友大体多少人,多少桌,什么标准?都做到胸有成竹。发请贴,同事同学好友,一般打个电话就行,长辈领导老师要亲自上门去送请贴。
迎亲,天还没有放亮,男方迎亲的队伍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只有在这天,新女婿才能正儿八经坐在上座,由新娘家长辈陪同。三巡五味后,迎新娘,等待多时的伴娘,把持着门口,讨要红包,在司仪的提问中戏弄一下新娘郎,摄影师则全程跟踪不放过一个细节,如拍大片。腼腆的新郎早已被捉弄的大汗淋漓了。接上新娘拜见岳父岳母大人,由原先叔叔阿姨改口称爸爸妈妈。女方家长是要掏红包的。然后是拜见七大姑八大姨,合影留念。司仪掐算着时间,几点出发,几点到下轿。
做到心中有数。
当迎亲的队伍踏着吉时节点到家后,鞭炮齐鸣。
早已翘首以待在门口接亲的人们,怂恿着一对新人入洞房,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开始闹房。送亲的人们则被接上上座,好生伺候。接着拜男方父母长辈,新娘改口。合影留念。当吉时已到,在司仪的催促下,一对新人挤上婚车 ,风尘仆仆地赶往指定酒店。
当吉时已到,司仪便郑重的宣告下:
婚礼开始!
伴随着鞭炮齐鸣,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新娘在父亲的陪伴下步入婚礼殿堂。当父亲把女儿交到男方手上,完成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托付。
主婚人是代表主人,一般是家中德高望重的亲人或有一定威望的长辈担任,订嘱新人提出对一对新人今后的要求。
证婚人一般是由家中有威望的长辈或新人的领导担任。主要证明婚姻合法性,同时祝福新人。
最后喜主答谢词。感谢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和一些祝福语。一些平时很少登台讲话的家长,说话也变得磕磕巴巴,拿稿子的手也哆嗦成一团。额头也直冒汗,在来宾的嬉笑声中,草草结束。
婚宴席开始后,再由新郎新娘父母逐桌敬酒,感谢亲朋好友前来贺喜。
满满的仪式感结束后,小两口也由轰轰烈烈打打闹闹的恋爱,也伴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淹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之中。
2022.08.08
作者简介:李延光,笔名芦花飞雪,70后,东营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河口人士。
壹点号心梦文学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