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一件,毫无疑问,生命是宝贵的,花钱也买不到。
问题是,如何才能保护好生命呢?积极锻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清人和社会的真相。
西汉文学家韩婴说过:“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做人,最怕的是死于非命,需要积极去避免,按照生老病死的规律去活,走向生命的终点,生命是顺顺利利的,不管多大年纪,记住以下几种保命的方式吧,有备无患。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的舌头,就像刀斧一样,动不动就会伤人,被你伤害的人,耿耿于怀,反过来也会伤害你,冤冤相报何时了。
战国时,韩国的公子韩非,看着本国力量衰败,多次上书建议,但是韩王不当一回事。
他带着失望,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讲述自己的法家思想。
秦王嬴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感慨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有一次,韩非公费出差到秦国,嬴政对他非常厚爱,并留下来探讨治国的方针,韩非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思想,并劝说嬴政,暂时不要攻打韩国。
秦国的权臣李斯和姚贾听了韩非的话,就说:“这个人,无非是要保全韩国,而不是帮助秦国。要么重用,要么诛灭......”
最后,韩非被诛灭,他在《说难》里写道,游说君王是有灾祸的,可是他自己仍旧困在其中,不管你多聪明,都躲不过言多必失的套路,唯有闭嘴,才能避开套路,毕竟一开始就躲得远远的。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在思考之后,再开口说话。思考到当下的情况,还有开口说话之后的后果,避免把自己绕进去。
别人在唇枪舌战,你去讲道理,无非是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仇人,你帮助谁说话,都是得罪人。
有的事情说不清,你要讲道理,别人认为是强词夺理,遇到凶狠的人,你也要说几句,肯定是火上浇油,人家愤怒了,对你是没有好处的。
在家庭里,唠唠叨叨,令人讨厌,导致关系疏离,甚至反目成仇,人这一生,三五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沉默是金。
人的眼睛有一亿多像素,但是看不清人心。
若是你一直盯着别人,反而会困住自己,别人的行为你是不能百分百解读清楚的,甚至在四目相望的时候,眼睛里冒出凶狠的光。
若是你盯着利益,那就更可怕了,因为你看的时候,别人也在看,毫无疑问会争起来。
也有人,把利益摆在你的前面,让你看到,你在乎的话,就被牵着鼻子走。
有多少鸟儿,因为贪图一粒饲料,被关在了笼子里,一辈子都走不出去,有多少老虎,因为贪图一块肉,掉进陷阱,失去了尊严。
在周朝时期,虢国和虞国是盟友,决定一起对付外敌,经过多年的合作,两国都平安了,有一天,晋献公派人送来宝马、珠宝,到了虞国,虞国的国王看到珠宝,骑着宝马兜风一圈,开心不已。毕竟,晋国是大国,奇珍异宝很多,若是可以和晋国结盟,那就更好了。
大臣夫宫之奇劝说:“无功不受禄,无事不登三宝殿,要注意,晋国没安好心。”
国王不听,认为大臣们太小心了,过了几天,晋献公的使者说:“我们要攻打虢国,请行方便啊。再说了,虢国灭了,晋国就是最大的靠山。”
最后,虞国眼睁睁看着虢国被灭,又眼睁睁看着晋国忽然反目,占领虞国的城池,留下了“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
看到利益,忘了自身的安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我们的眼里只有利益的时候,就会忘记人情,忽视危险,在野果飘香的地方,也有毒蛇出没。只有无视野果,才能远离毒蛇。
争什么?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任何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看你的位置,若是你到了五十岁之后,就要退休了,你不舍得离开,那就麻烦了,就会有人把你轰下来。
就是武则天到了晚年,也被逼让出皇位;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也丢了皇位,不得不做太上皇,皇帝都要让一让,何况是普通人呢?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夺,你就能够活在当下,也能享受当下。
不争的根本,就是示弱,看看你的牙齿和舌头,到了晚年,牙齿都没有了,但是舌头还在,柔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示弱的人,就是有了柔软的力量,看似失去了很多,其实得到的更多,夫妻之间不争,你的软弱,保全了爱情,从而相伴一生,老了还能有人照顾,从而生命得到保护。
和外人不争,你退一步,人家就过去了。接着,你也能顺利经过。没有必要,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最好是依次经过,你最后过,也没有关系。
所有争执的东西,都是“利益点、火气点”,都会引发各种对抗,伤害自己。不争,一辈子,一笑而过。
我们这辈子,管不好别人,能管好的,只有自己,要保护生命,就不要把生命安全,交给别人,要把握在自己手里,世界很大,属于我,属于你,最后属于活得久、活得顺的人。
作家亦舒说过:“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生命只有一次,争什么,说什么,看什么?一放手,万般皆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