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三八是指什么,别理解错了!

孔子学堂 · 2023-02-03 08:1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想必很多人都会听到或者记住一两句俗话。
这些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俗话,很多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
它们是源自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智慧结晶,绝大多数俗话,是受用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俗话,由于古人所处的背景,存在偏颇之处,变得不受用了。
因此,对待俗话最为科学合理的态度,是辩证地去看待,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话,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误解的,叫“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所说的“三八”,指的是啥?
“男占三八必发”
这句俗话中的“三八”一词,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指的得是每月中的三个日子,分别是初八、十八和廿八。
古人认为,每月的这三天,是非常吉祥的,因此这三个日子出身的人,命运也是吉祥的。
关于这种说法,其实在宋朝就已经有了,在宋朝的诗词中,就曾写道:“国寺如故,每月亦以三八日开寺”。
当然,也有人认为,“三八”特意指的是每月的廿八日,因为初八、十八、和廿八,可以分别指代一八、二八和三八,如果是这种说法,那么“三八”便是每月的廿八日。
古人非常注重一个人的出生时辰,认为与人的命运非常相关,当然,现在人们自然知道,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
古人将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分别用两个数字来表示,也就是所谓的“八字”。
第二种解释,认为“三八”不是指代日子,而是指代月份,自然也就是农历的三月份和八月份,有趣的是,这两个月份,一个代表春耕,万物回春,一个代表收获,秋高气爽,都是一年四季中,温度宜人的季节。
古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如今这般高,人们的保暖防寒手段非常有限,而且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如果新生儿在天气寒冷,或者青黄不接的时间出生,那么生存率就比较低,很多会因为天寒地冻,营养跟不上而早夭。
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较低,其中,婴儿的早夭,便是其中拉低古人平均寿命的重要因素。
即使是帝王将相,在古代生活水平比常人高,也会出现孩子早夭的情况,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二十五个子女,早夭占了大半,康熙五十五个子女,早夭占了二十一个。
因此,如果古代的婴儿,趁着三月和八月这两个季节出生,是非常幸运的,因此他们逃过了因寒冷而早夭的风险。
古人认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因此才说:“男占三八必发”
“女占三八必寡”
这句俗话中的“三八”一词,也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古代社会受生产力的限制,社会上能提供给女性的工作比较少,因此女性更多地承担着持家有道的主内的责任,大家对于女性更多的要求就是管理好家庭内部,做好相夫教子的工作。
古人对女性年纪有这样的描述,女性的二八之年又称“破瓜”之年,也就是十六岁的女性是可以结婚的年纪。
而女性三八之年则是“花信之年”和“摽梅之年”,正是年轻貌美的年纪,也是出嫁的好年月,这时候要是再不出嫁,有可能会一辈子成为孤家寡人。
第二种解释,“三八”一词作为骂人的话可能是源自元朝,《拊掌录》里说“‘北部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准)乞诗于(魏)野,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三八”就是“魏三张八”的简化,因为是对妓女的戏谑之词,带有一些轻浮和蔑视的意思,古人认为用“三八”形容女性就是不好的意思。
而古代人结婚的时候,谁家愿意去娶一个妓女为妻呢?如果一个女性在古代被贴上了“三八”的标签,恐怕就会终老一生吧!
到了现代社会,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社会给予了女性足够的尊重,但是不论男女,大家在用“三八”这个词语去形容女性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结语:
时至今日,这句俗话已经不受用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随着资讯的发达,人们也不乏看到命运出身不好,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当然也不乏看到将一手好牌打烂的鲜活例子。
“男占三八不一定发,女占三八并不会寡”!
对待俗话,还是要秉持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浪里淘沙,在古人留下的诸多俗话中,汲取营养。
更新于:2023-02-03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