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卫士:孔融

浩宇史馆 · 2023-01-15 21:18

引言:“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三字经》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主人公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是和蔡邕齐名的文章宗师,被魏文帝曹丕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因匡扶汉室的理想与曹操相左,故在言语和行动上处处与曹操为敌。然而他在政治上能力平平,毫无建树,因多次得罪曹操,被曹操假以“不忠不孝”之名而杀害。一、聪慧少年

孔融(公元153年-公元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泰山都尉。他少年时聪明好学,被誉为神童。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记载有孔融的一个故事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十岁的孩子能驳倒当代名士,李膺不由得夸道:这孩子,不简单啊,日后必成大器!父亲听说此事后,直夸儿子脑瓜灵光。

(作者注:《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大部分出于传闻,不符合史实。《后汉书·孔融传》中并未记载此事,所以上述故事不足为信,但上述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孩童时期还是要培养孩子低调谦让的品行,日后孔融在政治上和处事上与曹操针锋相对,以致最终被杀与他从小争强好胜不无关系。)

二、推崇孝悌

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孝悌的家风是一直被传承的。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三字经》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作者注:“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给《后汉书》做的注解,引自《融家传》。后来,清代学者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上,也讲了这个故事。但这两本书都不是正史,所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只能将信将疑。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但近些年来,有关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是否正确争论不休,更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者抛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四岁的孔融是个心机boy;孔融让梨的背后折射出的教育问题细思极恐;四岁让梨长大弑母,带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孔融;更有人拿西方的“约翰争梨”的例子来反驳“孔融让梨”的不正确性。这些观点都带有偏颇性,就是非黑即白的结果论者。中国的“孔融让梨”蕴含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比如孝悌,谦让,更符合中国人的道德审美,西方的“约翰争梨”是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更符合西方人的平等追逐自由的理念。

在西方教育中,还有个实验,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孔融让梨就一定能造就一个圣人,而是是圣人才让的梨。)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被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无法判定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多次以举孝廉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私人助理)。(作者注: 科举制度直到隋代才出现,在汉代选拔官员用的是察举制度,在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孝顺来当官。

三、刚正不阿

孔融在任司徒掾属时,常常暗察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河南尹何进(外戚,其妹妹是灵思何皇后)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后来,孔融又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四、北海为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到朱虚县固守,陆续有四万多被黄巾蛊惑的官吏百姓集结而来,孔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后投奔东吴)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于是立即发兵解围。

当时,袁绍、曹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死。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谭(袁绍的大儿子)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气定神闲地看书、喝酒,与部下谈笑自如。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作者注:以上内容译自《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后汉书是东晋范晔所著,《后汉书》也有《孔融传》,强烈为孔融抱屈,并声讨曹操,对于《后汉书》的喜欢添油加醋,后世学者存疑不少,而早于《后汉书》并以严谨著称的《三国志》却并未对孔融立传,并且记述其生平寥寥。但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了一段司马彪在《九州春秋》中对孔融的述评,很精彩,司马彪是司马懿的侄孙子,是西晋的大学家,著作甚丰,他的身后学者范晔在《后汉书》中对他的著作多有采用。在这段文字中,司马彪对孔融做北海相的一段经历做了述评,用语冷峻,呈现了一个志向和才具不太相称的孔融,读者可自行鉴定:

孔融到北海任后,很是踌躇满志,自以为才智和谋略都不输给当时的任何豪俊,颇有乘乱世一展抱负的冲动!他招兵买马,炫耀军威,小小的渤海国相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雄心了,他要经营整个海岱地区,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与群雄一争长短。那种甘于做庸庸碌碌的地方官,仰人鼻息、循规蹈矩、看看别人称雄一方颐指气使,而自己只能奉迎捧场的委屈日子,他是一天也不想过的。他招揽人才,充实幕府,但他只偏爱奇异之士,而这些人往往是轻狂有余,踏实不足。至于真正学问深厚的大学问家,他也是毕恭毕敬,崇礼有加,但大政方针他却从不跟这些人探讨。高密县有个叫郑玄的,是远近闻名的大经学家,为了表示尊敬,孔融竟以儿孙的礼节尊之为郑公。平时在衙门办公,他喜欢和同僚高谈阔论,所用都是高雅的词句,如同吟诵。所出政令,文采洋溢,却多不切实际难以施行。他张罗起事来,风风火火,但跟进落实,却往往漏洞百出,年终看账,发现赋税严重不达标,这还了得,他一怒之下,处决了五个分管专员;而市面上奸民作乱,基层恶吏腐败成风,他却全无办法。临近的幽州出现兵变,乱军入境自至城下,举国震恐,但孔融却仗着自己的名气和舌辩之利,出城直入军中劝说,竟然说服了乱军,归于他的名下!他乘势连夜出动,奔赴幽州,幽州乱局被他平定,归附者甚众,但好局面却不能保持不久,归附者又相继叛离。后来,黄巾暴乱加剧,贼军迫近,孔融豪饮几斛醇酒后,披挂上马,亲率军队出城迎敌,与敌军战于涞水河边;敌帅令中军与孔融相拒,两翼潜至孔融军后,攻城,城破。孔融失了大本营,率败军转移到一个叫南县的地方据守,军心动摇,开始出现叛逃的现象。接下来,是连年与贼军拼杀,终不能扭转局势,全境失守,逃奔到了徐州,后来改任青州刺史(后汉书说是刘备推荐),这时的孔融又给自己描绘了新的蓝图,在青州偏北的一隅重新开始,收服太行以东的地方小势力,外与辽东的境外势力接触,即可互通军马器械,也可互相倚重,慢慢壮大自己,最终割据一方。此时,曹操袁绍公孙瓒等正联合抗击董卓,而孔融手头,战士不过数百,粮食不到万斛,一个姓王的一个姓刘的两个目光短浅且为人刻薄的庸才被孔融引为心腹,而左承祖、刘义逊两个能干的人却只虚挂着谋士的头衔,二人劝说孔融顺应天下讨董卓,左承祖更是直言劝说孔融归附群雄中一强者(据说指曹操),孔融不听,还怒杀了左承祖,没被杀的刘义逊也吓得赶紧远逃。后来,袁绍的儿子袁谭来抢地盘,孔融城小兵弱,眼看不敌,空中流矢如雨,孔融倒是镇定,他安坐几前,“读书论议自若”!城破,属众死的死逃的逃,孔融只身奔山东(似乎是兖州),家人被袁谭所掳。

司马彪的这段文字很有意思。孔家的名头大,孔融自己的才名也是响当当,因此只要他肯屈就,总是有不错的职位等他。但他显然是曾有逐鹿之志的。逢乱世的人物都难动的念头,书生也不例外。孔融从其才具看,学者应该能有大成,就像郑玄,除了学问,不惦记别的,世道你乱你的,我钻我的,终于成为一代巨匠。而孔融看人家玩逐鹿、玩政治也心很痒!用现代人的话说,既想激扬文字,还想指点江山!人最危险的是给自己的定位出问题,也许孔家的血统太不同寻常了,身为孔家嫡系子孙的孔融,天生就有不同于常人的自命不凡的基因,他想的比别人多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惜的是,他只继承了祖先超强的责任感,却没有继承到孔子伟大的自知之明!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评论孔融:“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显然是认同司马彪对孔融的评述。)

五、参议朝政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作者注:掌管宫室修建之官。,又升任少府作者注:少府,九卿之一,是中国历代政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的主官。。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磾mi di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与晋军作战,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犯上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马日磾与其周旋已久。按《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作者注:楚国政治人物。春秋时楚官,以忠义赤诚,敢于犯言直谏留名青史。),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作者注:正史中并无记载孔融在参政时的突出建树,从以上所举孔融参议朝政的建议可以看出,孔融的思想因循守旧,极力维护儒家传统,甚至有些迂腐!

六、礼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孔融再任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他希望的是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

孔融与名士蔡邕(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自己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

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的时候,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为忘年之交。“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 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七、得罪曹操

其实,最初在纯粹的“匡扶汉室”阶段,孔融和曹操的关系不错,因为两人当时的政治理念相同。但天下形势发生变化,曹操的政治理念随之变换后,孔融仍抱着“匡护汉室”的理念不放,这样两人之间就逐渐有了矛盾,身为大儒名士的孔融自然时时处处与曹操作对。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大肆屠杀城中百姓,并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指配给儿子曹丕为妾。孔融闻讯后,便专门写信讥讽曹操道:“武王伐纣,把妲己献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其中含义,便向孔融询问此事出于何经何典,结果孔融回答道:“此事并无出处,只是按照现在事情揣量一下当时,不过是想当然罢了。”曹操听后,心中甚是气愤。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伐乌桓时,孔融再次嘲讽道:“大将军远征乌桓,使得海外凋敝,当年肃慎不向朝廷进贡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肃慎、丁零皆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可以一并讨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连年征战不息,田地荒芜,白骨遍野,世人生存越来越困难。曹操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了禁酒令。公正的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决策,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可孔融却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文中说尧不喝千钟酒,就不会建立太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酒,就不会成为大圣人......孔融不仅公然唱反调,还公然对着干,全然不把禁酒令放在眼里,经常和朋友宾客饮酒作乐,喝高了就盛赞“酒之为德久矣”,大吹特吹圣哲先贤因酒建功立业的那些故事。

曹操谋求像以前一样封国,而孔融偏偏给汉献帝上奏,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侯,颍川、南阳、陈留、上党等郡不封分给诸侯,然而上述地方正是曹操打算培植势力的区域。曹操明白孔融的意图,就是找些理由来钳制自己扩大地盘自立为王。

再如,长期以来刘表藐视朝廷的权威,不按时呈送贡品,包括曹操在内的不少朝臣主张讨伐,孔融却说刘表虽然昏僭恶极,罪不容诛,但考虑到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全,不能去干削弱国力的事。曹操心知肚明,孔融是在想方设法保留汉室宗亲的诸侯力量来牵制他。

孔融向曹操极力推荐同为名士的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祢衡的死并没有让孔融产生任何危机感,相反,当曹操要杀杨彪时(作者注:就是他的恩师杨赐的儿子,后边玩文字游戏同样被曹操杀掉的杨修的父亲。),孔融却威胁曹操说,你如果杀杨彪,我就辞职,曹操只好作罢。曹操的妥协,给了孔融一个错误判断——曹操不敢杀名士,此后的孔融就更加肆无忌惮。凡此种种,让曹操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孔融之死,是早晚的事。

八、孔融之死

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请罢免孔融。次年,曹操在南征荆州牧刘表之前,因为担心孔融会再次发表怪论、散播流言,出于稳定大后方人心的需要,便授意亲信路粹诬告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不忠不孝”等罪名将其处死,并诛杀其全家,天下骨鲠之士闻之,莫不扼腕叹息。孔融遇害时,年仅五十五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来遇到皇帝大赦才被释放出来。

孔融被收捕时,他年仅九岁的儿子和年仅七岁的女儿因为年纪太小,当时被寄养在别人家,所以没有被当场抓走。等到主人家得知孔融被抓的消息后,便告诉孔氏兄妹二人,要他们赶紧逃命。没想到孔女听后并没有感到恐惧,而且淡淡地说道:“先生可曾看到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主人听后默默无言。(作者注:这句话便是流传千古的名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来源。孔融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便能够不畏生死,捍卫儒家传统,可见受到其父孔融的影响之深,悍然赴死,确实壮烈,然悍然赴死,徒劳牺牲,意义又有多大?懂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何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也是中国儒家传统忠孝之美德啊,日后投奔江东或者蜀汉,举兵讨贼,匡扶汉室也是一种选择啊!

   孔融之死,难道仅仅是因言获罪吗?孔融之死折射出的时代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先看曹操加在孔融头上的几条罪行:

罪状一:图谋不轨

路粹指出,孔融当年在北海时趁天下大乱,招聚一帮不法分子还宣称:我乃孔子二十世孙,有天下者,何必非得是刘姓“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罪状二:不遵朝仪

说孔融不仅与刘表暗地勾结,还与江东孙权的使臣诽谤朝廷,指责他位列九卿,整日不遵守朝廷政策,头上不带方巾,便服出行。

罪状三:妄议朝政

针对朝廷旧臣的封侯建节问题,孔融大言不惭地认为,距离许昌千里之内,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不应再封建诸侯。

罪状四:藐视圣人,

有天,祢衡恭维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孔融回敬祢衡“你是颜回复生。”很不巧,这次互捧传到了曹操那里,更被视为大逆不道。

罪状五:孝行有亏

说孔融曾与祢衡谈话时,狂荡放言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句话大概是说:父之于子,有什么情分可言呢?探求结果的本源,不过是情欲的产物而已。母之于子,又怎么说呢?就如同放在瓦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不孝之罪是完全可以判处死刑的。

   曹操定罪孔融的主要两条是“谋反”和“不孝”。这在封建社会那可是必死的罪名,连带一起,就是不忠不孝。笔者觉得孔融不可能不忠不孝,他自小接受儒家教育,是正统知识分子的代表,而忠孝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以孔融高调爱放厥词的个性来讲,谋反那句话也许说说过,但绝不应该出自其本意,孔融可是儒家的卫士,谋反的事应该是不会干的。《后汉书 孔融传》引载了这句话,但明确指出是路粹编织罪名。拿第五条不孝来说,孔融不可能不孝,十三岁就因孝闻名乡里,并因孝而入仕。坊间还盛传孔融拭母,并无史***载,是为谣传。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所以说啊,孔融是因言获罪,但以他这样高调的性格来讲,很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曹操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来罗织孔融的罪名,不可谓不狠。临刑前,曹操特意用孔融最擅长的方式,给这位政敌盖棺定论: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孔融这人,素来名不符实,言语轻佻、举止浪荡,无父无君,于朝廷社稷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狂妄之人,杀了才不会危害社会!”

  罪名,只是杀人的理由。曹操诛杀孔融的深层次原因是两者政治的对立。

    第一、目标对立。孔融旗帜鲜明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形同傀儡的汉献帝联在一起,处处时时与权倾朝野的曹操作对,由此铸成了合家死灭的悲剧。其实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起初还是不错的,这是基于他们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立场,但没多久曹操就“挟天子以令天下”,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而孔融始终是汉室王权的坚定维护者,两人政治关系自此分道扬镳。(作者注:曹操重要的谋士荀彧之死也是一个历史谜团,近年来很多的研究表明荀彧是因为在匡扶汉室还是拥曹自立这个政治问题上和曹操对立而被曹操害死的。)

  第二、政治对立。因为政治的对立,孔融在诸事上对曹操看不惯,凡是曹操想做的,孔融就一定出来反对,官渡之战时,孔融就公开在朝堂上散布“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论,说袁绍地广兵多,有田丰、沮授这样的谋士,颜良、文丑的这样的武将,是很难战胜的。孔融是大儒,地位高,交际面广,这套说法影响很坏。曹魏政治所要经营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而孔融偏偏上奏“请准古王畿制”。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请准古王畿制”的意图就是为了抑制曹操扩大地盘,防止曹操自立为王,曹操要想完成伟业就必须出去孔融这块绊脚石。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朝中有人主张讨伐,孔融却抛出“崇国防”的论调,说刘表虽然昏僭恶极罪不容诛,但考虑到国体和国防力量,还是应当隐瞒刘表祭祀天地这件事。然而老奸巨猾的曹操又怎会看不出孔融这是在为刘表开脱,为的是保留汉室宗亲的诸侯力量来牵制他呢?

    第三、阶级对立。孔融出身世族大家,属于清流名士;而曹操是阉宦之后,属于寒族浊流。这一点就连曹操也自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因为出身不同,当时孔融一类的名士,那真是从骨子里看不起曹操。他们更喜欢的,是出身世族大家的袁绍。所以孔融才找各种机会嘲讽、愚弄曹操。

    第四、利益对立。孔融和曹操作对,还隐含着士族和寒族的利益之争。士族和寒族的利益之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政治上的用人之争。曹操曾颁布过“求贤令”,唯才是举,不管你是寒门还是豪族,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到曹操手下当官,甚至有点道德瑕疵也是无所谓的。(作者注:比如郭佳,曹操第一谋士,为曹操早期平定各路势力立下可汗马功劳,有“郭佳不死,孔明不出”之说,但郭佳贪财好色是出了名的,可是一点都没影响郭佳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唯才是举”打破士族大家通过推举对官员使用、升迁的垄断,当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再比如经济上的屯田之争。三国时人口多依附于世家大族,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庄园,它们的存在对政府的税收影响很大。曹操出于解决军粮、安置流民、扩大政府收入的考虑,广置屯田。但曹操这个政策,遭到了世族大家的反对,因为官方屯田会和世族大家们争夺人口和田地,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

更新于:2023-01-15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