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是人体最佳的治病方法

黃老道家 · 2022-07-27 23:24
治神是治形之本

老子《道德经》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从生命的精神层面入手的,关心的不是身体的生理现象,而是法乎自然的运行规律,以精神内守的方式解消外在物欲的追求,不是采用物质的医疗的方式,是透过精神对形体的积极作用,达到除疾康复的医疗目的。

《道德经》第十三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又有何患?”

认为造成众多疾病和苦难的根源乃是来自于身体的存在。

《道德经》第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先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则更进一步指出:身体之外形的保养,需要实腹,需要强骨,而精神的保养,却要使心灵虚静,使心志柔弱。放弃名利的竞争与追逐的同时,是生命能量的强大和提升。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诊疗方法,就是形与灵合、魂与魄合,精神与肉体要调和一致,使人体的魂魄能契合天地的阴阳,在符合天理与阴阳的运作法则下,达到与道“无离”的“抱一”境界,从“有欲”提升到“无欲”的身体状态,追求的是人合乎于道的生命状态,以人内在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回复原本清净圆满的心性,破除后天种种心知与欲望的病因,展现出法天贵真的归根本质。

“善”是人体最佳的医疗方法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是人体最佳的医疗方法。老子以“水”来比喻“善”的作用,如谓“上善若水”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人生命的保存之道在于善用水德,效法水灌溉万物而无取于万物的德性。

水德的“善”最大的特征在于“不争”,就是不自以为主,随着自然的作用来滋润万物。人对身体也该如此,有如水般的自生自长,不沽名钓誉也不炫耀己功,更不会执著于外在善恶的形式,所谓“处众人之所恶”,即要求人不要自命清高,在众人所讨厌的低下与污臭之地也能忍辱负重,以相应于道的造化之功。

七种以至善治身的水德工夫


1、居,善地

让身体随时都能成为至善的所在;

2、心,善渊

让心灵都能保持有如深渊的玄默沉静,如水与百川的兼容 相合,展现无比的包容能量;

3、与,善仁

让生命都能保有着仁德的至善心境,如水利万物的无私雅量;

4、言,善信

让身体的言行都能符合诚信的至善作用,似水如实地呈现所照之物,无虚伪造作的私情;

5、政,善治

让身体有自我整治的至善功绩,如水的涤除尘埃,清新宇宙的生命;

6、事,善能

让身体有着应对万物的至善功能,如水的柔弱胜刚强,能顺应自然的法则,无心而自化;

7、动,善时

让身体有着运动自在的至善变化,如大海不违天时的涨落顺序,合乎自然时势的运动法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医疗的目的在于关怀人的生命,这种关怀不能只偏重在物质性的身体,还要重视 其社会性与心灵性的种种生命活动。老子的医疗观与医疗手段从表面来看与现代医学是格格不入,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是,这种认知正是重科学的医疗体系所不足之处。

老子的诊疗法是将身体纳人到心灵的精神活动中,以“无欲”来化解掉  “有欲”,进人到至善的生命境界中去,使身体在战胜情欲的基础上获得无疾无患的生存利益,使有形、易损的身体成为无形、长存的道体,从而达到“形神兼治”的至高境界。

更新于:2022-07-27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