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学会适应无常,顺其自然,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临沂市道教协会 · 2022-07-24 23:04

人们常说:“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一定年纪,看遍了世事无常,体验了起伏变化。渐渐明白了,无常才是常态,起伏才是人生。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生的下半场,学会适应无常,顺其自然,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财富不贪求,顺应天命

《道德经.第九章》中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过于贪求,执着的事物,反而无法长久保存。

追求太多的财富,若是自身价值不匹配,能量不足,无法驾驭它,便很难真正守得住。反而会有损福报,带来灾祸。

看到过一则故事:

古时候,有个渔夫,在打鱼的时候,发现了一颗夜明珠。

于是,把它带回家,告诉了妻子。

妻子担忧地说:“听说这是水神的宝物,况且我们生活已经很好了,还是快些还回去,以免招来灾祸。”

渔夫很是生气,不听劝说,反而拿夜明珠换了房子,买了大船,整日贪图享乐。

不料,没过多久,突然天下暴雨,掀翻了船只,也摧毁了房屋。

可见,命里的财富是注定的,若贪图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反而会偏离大道,折损福气,扰乱心性,降低修为。

有句话说:“人心近道,财自近人。”

顺应天命,勤恳勉励,常怀善念,内心坦荡,属于你的财富便会靠近,命中注定的好运就会到来。

相处不干涉,顺应本性

《道德经·第二章》里面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互不干涉。

聪明的人,不会强求别人,而是做好自己,同时顺应他人的本性,尊重他人的想法。

清朝时,有两兄弟,老大叫张寿,老二叫张涛。

老大为人灵活,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而老二本性淡泊,生活简朴,喜欢安静。

两人分别开了钱庄和布庄。钱庄的生意越做越大,老大也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于是,便想带着老二结交人脉,而张涛天生不喜应酬。

一来二去,两人因观点不同,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

胡适说:“人和人之间,一定要谨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扰,这样才能不惹麻烦。”

确实如此,每个人生而不同,都有自己的天性,也有为人处世的原则。

没有好坏,对错,高低之分。可若是一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即使是好意,也会侵犯他人的边界,即便是亲人,也会破坏彼此的感情。

好的关系,和而不同,亲疏有间,最深的懂得,是不干涉;最好的关心,是不冒犯。如此,彼此才能相处舒服,走得长远。

养生不执着,顺应自然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四季轮回,时节更替,万物自有法则。人生于天地之间,合于自然变化,才是最好的休息,顺应时令交替,才是最好的养生。

有人问百岁老人张存合,“保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秘密是什么?”

老人说:“晚上困了就睡,早上醒了就起,一日三餐,无灾无病。”

老人出生在山东省,一辈子不曾出过远门,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食清淡简朴,从未刻意养生,但是身体硬朗,年至百岁,仍能远离灾病。

古人说过:“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真正的养生,不在于外界的器物,而是在于内在的状态。

再名贵的药材,也不及一日三餐;再奢侈的器材,也不敌按时睡觉。

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不着急,不盲从,不执着,就是最好的养生秘诀。

《庄子·让王》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乾坤自有法度,天命皆有定数,人生本就匆匆,你我皆为过客,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便活好当下。

人生的前半场,我们为生计奔波,为家庭操劳,为儿女忧心。

人生的后半场,学会回归本真,忠于本心,顺其自然,才会收获内心的平静,体味生活的幸福。

不追逐钱财,顺应天命,知足才能常乐;

不干涉他人,顺应本性,知止才能长久;

不执着养生,顺应自然,心安才能无病。

前半生,红尘奔波,俗世中忙碌。后半生,回归本性,平凡中修行。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新于:2022-07-24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