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万物荣华。
今日大暑:农历2022年六月二十五,星期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夏天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此时,天气最热,湿气最重,上蒸下煮,养生防护更是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要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为自己和家人收藏转发,过好最热15天!
1、忌饮食过寒
有谚语说:“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酷热闷湿,容易食欲不振,很多人想吃生冷寒食来开胃或祛暑降温。
但脾胃喜温恶凉,饮食过寒,会刺激肠胃引发不适,甚至是肠胃功能紊乱。
除此之外,寒气入体还非常容易损伤身体,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
其实,不妨适当吃些“热”,如热茶、热汤面,既能解暑降温,开胃理气,还能保持体内寒热平衡。
2、忌运动过度
《素问》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出汗养阳,但如果运动过度,出汗过多,反而容易损伤津液和心气。
尤其是大暑时节,阳气旺盛,气血活跃,暑湿之气也容易在汗液增多时乘虚而入。
所以,我们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少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等和缓运动,时间和强度以微微出汗最佳,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3、忌日晒过久
民间有:“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
大暑正是中伏前后,最难熬的就是阳光最猛烈也最炎热。
如果日晒时间过久,极易导致体温调节机能下降,还会导致晒伤、中暑。
我们应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太久。
外出活动时,可以穿防晒衣、戴遮阳帽防晒,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药品,预防中暑。
1、 宜消暑清热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尤其是大暑节气,伏天烈日,高温酷暑,天地间如蒸似煮。
暑热更是不可避免,要注意日常消暑,清热解毒,才能健康度过夏季。
一是要多喝水,防止高温脱水,也可以喝些绿豆汤、西瓜汁解暑热烦躁。
二是清淡饮食,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对身体大有裨益。
三是坚持午睡,对恢复体力、赶走疲劳非常有效,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中暑。
2、宜调养心神
《黄帝内经》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
夏季主心,心属火,再加上天气湿热烦闷,人很容易心火内生,焦躁不安。
这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很可能会诱发心脏病。
所以,此时更要注意调养心神,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平日里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熬夜耗费心神,也可以多吃些小枣、莲子、百合等养心安神的食物。
3、宜祛湿除寒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这意味着,大暑时节雨热同期,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
而人们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再加上吃冷饮冷食,更会造成身体湿寒。
所以,大暑节气养生保健的重点之一就是祛湿除寒。
一方面可以多吃点祛湿食物,如红豆薏米水、百合绿豆汤等。
另一方面可以常用生姜泡脚,帮助体内散寒,但水温不宜过高,排汗不能过多,否则容易伤气。
1、艾灸温阳
俗话说:“冬养三九,夏治三伏。”
在阳气旺盛的三伏天艾灸调养,可以借助天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可以排除寒邪,还能温养元阳,疏通经络,保持身心愉悦。
再加上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通过艾灸还能冬病夏治,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减少冬季发病频率。
2、羊肉补身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大暑节气,吃羊肉,喝羊汤,看似和三伏天的暑热格格不入。
但其实夏季体内积热,食欲减退,吃羊肉不仅能增强食欲,还有着以热制热,排毒养颜的绝佳效果。
同时,也可以补虚强身,对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和提升高温天气抗病能力大有助益。
3、吃苦降脂
常言道:“天热吃苦,胜似进补。”
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莴笋、莲子心等,营养都十分丰富。
其中也大多含可可碱和咖啡因,可以助人提神醒脑,清心去火,恢复精力。
另外,苦味蔬果中还含有苦瓜苷、膳食纤维和某些活性成分,对降血糖、血脂有着较好的辅助调控作用。
但苦味食物多数性质寒凉,脾胃虚寒、体质虚弱的人群应少吃或不吃,普通人也不宜食用过多。
▼
《管子》有云:“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虽然是一年中最热也最难熬的高温时节。
但此时,万物蓬勃成长,硕果累累的丰收也指日可待。
愿你我都能抓在夏天的尾巴,在最热的15天里顺应天时,做好养生保健。
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必定能否极泰来,化伏为安,为夏天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更新于:2022-07-23 23:54